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从最初在期刊上连载到现在的多次再版,会出现很多方面的改变。这其中有一些重要的版本,或反映了一个作家创作思想轨迹的拐点,或展现一个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变特征,这些具有重要标签的版本逐渐成为文学“边缘化”的回暖契机。因此,版本研究成为现代文学作品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也成为解读文学作品的又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近些年来期刊研究热的一个因素。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作为现代文学经典文本,其版本的流变是非常丰富的,经历的历史时长也是极富代表性的,包括原始文字版本、美国节译版、五十万字版本、八十七万字版本等,其中隐含着社会、历史、政治、思想、文化及作家个人命运的多方面作用因素。所以,对《四世同堂》版本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版本流变,总体说来分为主观变化和客观变化。《四世同堂》既有早年老舍自己参与的版本修订或翻译,又有去世后出版社和其子女参与的再版。就老舍自身来说,最初创作的内外环境对《四世同堂》的后来命运有指向性的影响,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左右了主观情绪和决定,甚至左右了作家的生命,使《四世同堂》呈现出能够反映历史的特征。在老舍不幸成为中国文革时期的文化殉道者之后,人们对《四世同堂》的理解和再版又成为社会自我反省的证据。可见,一部现代小说的版本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另外,梳理其版本的流变历程也是对老舍先生一生的艰难重现,严家炎先生曾经用“外圆内方”概括老舍的为人,从细致地对比阅读中会有更深的体会。这种研究模式也是对现有文学史的补充。《四世同堂》改了几次,哪里改了,为什么这样改,这种种问题体现了文献学纠察的学科功能,同时也表现了语言学的微观审美价值,对于一些无法确凿的问题,对作家心理的猜测也是心理学批评模式的泛化应用。所以说,版本研究看似简单,其实综合运用了多种文学批评模式和解读方法,尤其是连接社会历史方面有着极大的渗透空间。从文学走向文化,是一个质的转向,其连接的桥梁就是文本。老舍作为非常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家,他所经历的文化制度印证了人格自由和创作自由曾经经历的扭曲。再次翻阅这段历史,用更加坦诚的姿态进行类似于作家论却不同于作家论的研究,目的是给予后世更加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