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出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勾勒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一时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百姓、学者、官员、谈论的一大话题。“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问题,开始被广大学者热衷。作为一名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研究生,研究近现代的土地问题,以期对当代三农问题有所借鉴,是一名中国历史专业研究生应有的情怀。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农民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不合理的地主土地占有制度。第二次国共战争时期,中共在军事上与国民党对抗的同时,为了获得广大农民支持,在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又称“五四指示”),“坚决支持农民通过反奸、清算、减租减息直接从地主阶级手中取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中共晋绥分局于1946年5月15日转发“五四指示”,并发通知:“要把迅速实现农村土地改革作为党在目前最基本的任务和当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去抓。土地是党在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战胜敌人的最基本条件,只要土地问题解决了,群众的斗争积极性就会起来,蒋介石打我们五年、十年、一百年也不怕。”1947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10月10日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后,各解放区普遍深入展开了斗争地主和没收分配地主土地的运动。中共认为要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必须依靠农民,让农民拥有土地。因此,中共大规模进行土改动员,指导土改运动,调动农民参与其中,让土改运动不仅经济化,而且更要政治化。 本文试图以《晋绥日报》为中心,通过对众多个案的研究,探究中共在晋绥地区土改运动中斗争地主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