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衰变及其控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推进企业间横向联合开始,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企业规模极快地发育壮大起来。当前各地区仍在采取“做大做强”的发展方式,确实可以在短期内把企业的规模做大,但是,由于一些显性和隐性的因素的存在,致使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隐性或显性衰变。如今,我国学者也开始将研究的重心偏向于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开始向更具体更实用的方面扩展,于是企业衰变问题引起学术界及行业界的重视。  当前,对企业衰变因素辨析与预警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认识与探索阶段,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析与认识。而企业的发展也可能会因诸多因素而受阻,从而导致企业的衰变,甚至破产。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内衰变因素的研究,对企业在其未来可能出现的衰变因素进行识别、预警与预控,尽量减少企业受到来自其内外部负面因素的影响,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归纳了企业衰变的主要类型;然后分析了企业生命体的形成过程,即企业自组织的三个阶段及从他组织向自组织的组织范式转变中的自我启发机制建立,从复杂系统的视角阐述了企业产生的过程及企业产生中的衰变特征;根据企业成长过程生命周期的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的划分,深入分析了生命周期内各阶段企业的特性及衰变特征,为从表征上辨识在各阶段中企业的衰变状况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熵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视角研究了企业衰变的机理。首先分析了维系企业耗散属性的条件及企业涨落对企业有序化的作用;然后根据熵理论,并分析了促使企业效率递减的影响管理熵的因素,提出了熵减的全新观点,完善了企业熵流模型;最后,探讨了企业的演化规律,阐述了企业运行方式转变的临界点。  本文在新的视角下集成模糊评判理论和传统的预警理论,对企业衰变的评判、预警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研究工作遵循的路径是:分析了企业衰变的各种危害及企业衰变预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识别企业衰变的方法;通过建立企业衰变指标体系,采用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来确定指标相关度,完成了衰变指标体系的构建、评判、有效性检验等工作,并借助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衰变评判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评判模型失效与失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基于一般性的预测技术,建立了企业衰变预警模型,构建了完整的衰变预警支持系统,并阐述了建立衰变预警体系的意义与方法。  本文研究了企业衰变控制的新模式与方法。分析了管理基因的转变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制约,基因再造对企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需要的意义,并给出了实现企业基因进化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在控制企业衰变过程中应用混沌控制与反控制原理的特殊方法,尤其首次指出了建设企业文化对企业衰变控制的特殊作用;作为企业衰变防控的特例探讨了衰退企业的战略创新。
其他文献
纺织行业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行业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国纺织业近年来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求变化加快,市场竞争加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工程清量清单计价是国际通用的一种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这种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能真正满足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入WT
期刊
库存控制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活动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价值链实现增值的重要环节。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库存量的高低不仅反映节点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