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确近年来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明晰现有种植品种的抗瘟性现状以及品种资源中抗病基因Pi-ta的存在情况,本研究采用水稻苗期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技术对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目前水稻种植品种抗病性进行了研究。
应用全国统一鉴别寄主对2003年黑龙江省16市(县)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经单孢分离得到的149个单孢菌株分别隶属于8群45个生理小种。其中,粳型生理小种13个,出现频率为48.32%;籼型生理小种有31个,出现频率为30.87%;ZH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0.81%,为优势生理小种;其次是ZF2,出现频率为10.74%;其余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均在6.04%以下。在粳型小种中,ZD、ZE和ZF群小种出现频率差别不大,分别为18.12%、15.44%、12.75%,ZG群小种出现频率较小,仅为2.01%;在籼型小种中,ZA、ZB、ZC群生理小种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2.75%、6.71%和11.41%。这表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结构以粳型小种为主,优势生理小种不明显,同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进行区域性研究发现,不同供试稻区稻瘟病菌群体结构有较大差异,表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组成复杂,生理小种分布存在地域性差异。
用已鉴定的99个单孢菌株对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品种(系)进行苗期抗瘟性鉴定,在供试的39个水稻品种(系)中,蒙古稻和东农2009对多数生理小种表现严重感病,而龙粳8号对各生理小种的抗病能力较强,其它品种仅对某些生理小种表现高度抗性。供试菌株对龙粳8号等14个品种(系)的毒力频率较低,品种抗病性较强,并针对不同地区稻瘟菌组成,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如将这些品种(系)两两搭配种植,其联合抗病性系数均较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利用已建立的Pi-ta分子标记,应用特异性引物YL153/YL154,YL100/YL102对42个水稻品种(系)进行检测,只有九稻19号被检测出含有Pi-ta抗性基因。在其它品种中未检测到Pi-ta抗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