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权力、行动者:新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逻辑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作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制度总是以一种潜在或显在的方式推动或阻碍着社会发展。制度变迁的过程总是漫长的,它渗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意或无意的对社会产生着关键而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奥秘,文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亦是一切治理工作和活动展开的根本前提。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正式地提出制度优势、并将其作为国家顶层设计进行全面部署,进一步转化为治理效能。制度,正成为一个核心词响彻华夏。作为国家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环,如何构建、完善当前的乡村治理制度成为新时期制度建设的关键;而运用何种理论对我国乡村治理的制度变迁逻辑和内在运行机制进行剖析、阐述同样成为新时期制度理论研究的应有之义。在中国,乡村社会素有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的说法。换言之,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是保证我国能够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制度几经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乡村治理模式和态势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由此,引发了笔者的疑问:新中国乡村治理制度的变迁历程具有何种表现形式?呈现出何种特征?乡村治理制度变迁所遵循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制度能够持续保持并逐渐优化,而有的却日渐式微并最终被取替?影响新中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未来的乡村治理又将会呈现出怎样的形态和发展趋势?基于此,本研究沿着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引入制度变迁研究中关键节点、间断均衡、路径依赖等核心概念,对新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变迁轨迹、变迁逻辑链条以及导致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进行深入探析,以期展现出我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的完整图景、破译出我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的密码。本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从新制度主义的各主流学派中(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建构制度主义)提炼出制度变迁分析的核心概念,建构了一个用以解释新中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即“理念——权力——行动者”分析框架。研究首先对新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将历史制度主义中的关键节点理论和新中国具体的制度环境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识别我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关键节点的核心指标,通过治理危机识别、根本政策变迁以及治理理念变迁三个核心指标“精准”识别出新中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新中国乡村治理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围绕着“新中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轨迹是何种形式?”这一核心问题,研究以理念为逻辑分析起点,基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对乡村治理不同时期的治理理念逐一解构,通过探析政策话语和治理理念的内在逻辑联系,进一步描绘出新中国乡村治理制度的变迁轨迹。围绕着“新中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如何发生?”这一核心问题,研究分别以“权力”和“行动者”为逻辑分析起点,首先,对不同时期的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结构变化进行梳理,探寻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中的数次“下沉”和“回撤”过程中乡村治理制度变迁与权力的内在逻辑联系;其次,将行动者置于制度分析之中,分别从基层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村级党组织、乡村社会组织及农民等多元主体的行动逻辑的微观视角,回答在乡村治理制度变迁过程中行动者发挥的能动作用、探讨行动者对制度变迁发挥的具体影响、理顺行动者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围绕“新中国乡村治理制度为何变迁?”这一核心问题,沿着“理念—权力—行动者”的分析框架,结合新中国乡村治理制度变迁关键节点的识别和判断,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我国乡村治理的制度变迁过程基本遵循着“理念转变—权力结构调整—行动者互动”这一逻辑链条,即由危机或重大事件触发的新理念决定了我国乡村治理制度的总体发展方向,权力结构的调整和运行影响了制度的变迁轨迹,乡村治理中多元行动者的互动和博弈最终实现了对制度的适配。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完善新时期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的初步设想,从而为实现乡村善治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启示。
其他文献
2013年钱亚威在《幼儿园保育工作手册》中提到:"现代意义上的保育除了幼儿身体发育以外,应促进幼儿良好个性以及社会性的发展。"[1]由王忠民主编的2004年出版的《幼儿教育辞典》提到:保育人员向0-6岁的儿童提供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环境与物质条件,并给予精心的照顾,以帮助幼儿获得良好发育,逐渐提高独立生活能力。[2]一、高素质保育教师一般来讲,保育教师的广义含义是指对幼儿身体的照顾和养育;狭义含
期刊
家庭教育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话题。它关涉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以及每一个家庭,更肩负着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使命。当今,在"双减"政策的实行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也让父母们面临新一轮的挑战。现在和未来的年轻父母们是否具有适应时代要求的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掌握各种机动灵活、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来根据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将是形成未来一代形象、素质优劣的关键。《杀死一只知更鸟》作为一部在教育
期刊
本文对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人物之间的称呼语进行研究,分析称呼语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称呼语所传达出的身份、权力、历史文化等信息,以及在特定情境中的语义色彩与语用功能。
“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于1996年创办,历经20多年精心培育,被誉为中国室内设计“风向标”。本届展览以“绿色设计 健康生活”为主题,旨在推动绿色理念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健康理念与工作生活相融合,引导设计师通过题材、内容、形式、手法的创新,把绿色、健康理念贯穿设计创作全过程。本届参展作品将以“网络展”的形式在指定线上平台展出。展览设置“中国室内设计领军人物邀请展”“中国国际
期刊
司法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任机制,在推进诉源治理、提升审判效率、实现司法便民、深化司法公开、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已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价值。司法区块链作为智慧司法的重要环节,必须秉承传统司法的人文底蕴,坚守司法的本质属性,以实现数字正义为建设目标。从应用价值、建设目标、必要性三个维度,可对司法区块链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检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例如,系统安全风险,可能造成新的诉讼负担,在一定程度上“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养生功法(太极拳及八段锦、易筋经及五禽戏等气功)改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等消极心理的干预效果,为通过中医养生功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干预方法的证据支持。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Scopus、The Cochrane Library、CNKI等数据库检索关于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及五禽戏干预患有焦虑和抑郁症状
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变革的推动者。历史实践证明,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根本保障。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党维护长期执政地位、巩固执政基础,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的关键,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我们党需要根据时代和任务的变化,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手段开展群众工作,维护党群关系的和谐稳定。在网络
程序法治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正是实行程序法治和司法公正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还主要集中于庭审方式改革,但“以审判为中心”不仅仅是庭审程序的技术性改良,而是要通过刑事司法权力配置的调整和刑事诉讼主体关系的完善,建立更加合理的司法权力结构。长期以来
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是整个社会正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了卫生经济支出,给卫生保健和疾病治疗带来巨大压力。尽管2型糖尿病患者以高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为特征,但这些临床生化指标的改变在体内代谢紊乱之后才会发生水平改变,而组织葡萄糖稳态及胰岛素敏感性异常在诊断数年前就已出现。鉴于2型糖尿病沉重的疾病负担及复杂的病理特征,现阶段研究的热点是探索循环micro RNA(mi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