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围绕街道界面形态的参数量化方法展开探索,旨在为我国城市规划中的街道界面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全文主要由量化方法的理论探索及实践运用两部分组成。在理论探索部分,论文引入实验心理学理论,建立街道界面的“物理形态-心理认知”研究框架,就人对街道界面几何形态层面物理属性的心理认知进行量化研究。通过建立“理想模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心理认知实验,并引入实验心理学中的心理物理学及空间知觉理论,建立了“界面密度”与“贴线率”相结合的参数量化方法,综合表征街道界面的密集程度及贴线程度这两个最主要的特点。在实践运用部分,论文首先对街道的“界面密度”形态展开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城市取样分析,发现街道“界面密度”与街区建筑密度存在近似正相关关系,街区建筑密度与街廓尺度存在近似负相关关系。街廓尺度越大,则街道“界面密度”越低。通过分析中外街道实例,发现街道界面的“密度表征”比“尺度表征”更为有效;小尺度街廓是形成优秀街道空间的必要条件;而舒适宜人的街道,其“界面密度”一般在70%以上。接着对街道的“贴线”形态展开研究。通过中西城市的取样比较,发现欧美城市的街道界面多为整齐平直(贴线),而中国则多为凹凸错落(不贴线)。规划法规的不同是造成这一差异的直接原因,而更为根本的则是中西不同的建筑文化传统。西方的小街廓及重视城市公共空间、注重建筑“立面”的传统使街道界面具有“贴线”特点。中国的大街廓和“门堂之制”主导的群体布局模式,以及木构建筑曲折变化的外观特点、界面错落的单体组合模式,使传统街道界面具有层次丰富的特点。通过分析街道实例,发现街道界面“贴线率”的高低与街道空间的舒适程度不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将街道“界面密度”与“贴线率”相结合的参数量化方法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中,可进行街道界面的量化控制。以天津市解放北路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案例,量化分析街道界面特质,将参数转化为控制图则落实到地块层面,成为保护规划编制的一部分,可指导沿街地块建筑的有机更新。论文立足我国的城市现状,推导出一套能够有效描述街道界面形态的参数量化方法,并对街道界面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对于我国城市规划中的街道界面控制具有积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