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压气机叶片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低频离心力、高频气动载荷和弯曲载荷的作用,使叶片受到复杂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和弯曲疲劳行为;同时,叶片在制造和修复时会产生气孔、硬质相等缺陷。因此,本文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研究缺陷种类(气孔、硬质相)和缺陷特征(尺寸、位置)对压气机叶片高低周复合疲劳性能的影响以及弯曲载荷对压气机叶片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基础,考虑叶片高周疲劳、低周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气机叶片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低频离心力、高频气动载荷和弯曲载荷的作用,使叶片受到复杂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和弯曲疲劳行为;同时,叶片在制造和修复时会产生气孔、硬质相等缺陷。因此,本文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研究缺陷种类(气孔、硬质相)和缺陷特征(尺寸、位置)对压气机叶片高低周复合疲劳性能的影响以及弯曲载荷对压气机叶片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基础,考虑叶片高周疲劳、低周疲劳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发展了压气机叶片高低周复合疲劳损伤模型。利用高低周复合疲劳损伤模型研究了高低周循环比从20到2000时不同循环比下压气机叶片的疲劳性能,当循环比从20增加到2000时,疲劳寿命降低96%。发现疲劳裂纹在叶根处萌生,与峰值应力位置一致,揭示了应力主导的压气机叶片疲劳裂纹萌生机理。(2)基于有限元模拟研究了气孔对叶片高低周复合疲劳性能的影响。当高低周循环比为100、叶根处气孔直径为1 mm时,叶片峰值应力为1106 MPa,对比无缺陷叶片,应力提升23.9%,疲劳寿命降低74.8%。当气孔直径从1 mm减小到0.05 mm时,叶片峰值应力降低16%,疲劳寿命提升199%。对比叶根处,当气孔距离叶根20 mm时,叶片峰值应力降低至906 MPa,应力下降18.1%,疲劳寿命提升195%;当距离叶根超过20 mm时,气孔位置对疲劳寿命影响较小。(3)硬质相是影响叶片疲劳性能的另一主要因素。通过有限元模拟发现,当高低周循环比为100、叶根处含有0.25 mm硬质相时,叶片峰值应力为1023MPa,对比无缺陷叶片,应力提升14.6%,疲劳寿命降低29.4%。当硬质相直径减小(0.25 mm到0.05 mm)时,叶片峰值应力降低9.6%,疲劳寿命提升39.1%。对比叶根处,当硬质相距离叶根16 mm时,叶片峰值应力下降10.5%,疲劳寿命提升43.7%;当距离叶根超过16 mm时,硬质相位置对疲劳寿命影响较小。(4)不同弯曲幅值下叶片的弯曲疲劳性能不同,当弯曲幅值从10 mm增加到15 mm,板状弯曲疲劳试样疲劳寿命下降85%,叶片弯曲疲劳试样疲劳寿命下降88%。弯曲疲劳裂纹均从试样外表面萌生,逐渐扩展至试样中心。对于板状试样,当弯曲幅值小于13 mm时,试样为准解理断裂;当弯曲幅值大于13 mm时,断裂方式转变为韧性断裂;对于叶片弯曲疲劳试样,断裂方式均为解理断裂。
其他文献
金属-空气电池和电催化分解水技术被认为是十分具有发展前景的电化学能量转换和存储技术。其中所涉及的氧析出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和氢析出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有着复杂的电化学反应途径导致其反应动力学缓慢和较高的过电位,严重地限制了金属-空
电解水是一种最广泛的制备氢能的方法,它涉及阴极的析氢反应(HER)和阳极的析氧反应(OER)。其缓慢的动力学过程可以通过高效的电催化剂来加速,从而降低其过电位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因此,研究开发能够替代贵金属提高和OER速率的低成本且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是必要的。基于之前的研究表明双金属氢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碳化物具有廉价易得、储量丰富、电子结构可控等优势,本文利用过渡金属原子掺杂等化学改性技术,制备出具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大尺寸铝合金构件的电弧增材制造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如何高效、准确地完成质量检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光谱作为电弧等离子体伴生现象之一,包含丰富的电弧信息,与成形质量相关。因此,本文以电弧等离子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增材制造中电弧光谱及图像的变化规律,分析光谱与成形质量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缺陷识别模型和成形尺寸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自主设计的光谱同步采集装置,
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P)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参数化的特点,在生产中有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存在脉冲电流和形式多变的熔滴过渡,GMAW-P焊缝成形的传感与控制更为困难。本文旨在寻找峰值电流期间可以反映焊接成形的特征电信号,实现对该特征量的实时检测与控制,从而间接实现对焊缝成形的实时控制。设计并搭建了GMAW-P焊缝背面宽度控制系统试验平台,通过试验数据建立了特征电信号峰值期间电弧电压平均值(
在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增材构件会经历复杂的热循环,进而导致残余应力及复杂变形的产生。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进行模拟计算可以有效地预测增材构件中的残余应力及变形,而目前针对增材制造过程的主流模拟思路为采用整体建模并结合单元生死技术。这种方法的一个弊端是难以克服逐层的变形累积导致的网格畸变和计算终止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逐层建模,逐层计算”的仿真建模模式来进行电弧增材过程的模拟计算,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教师科学精神的养成是一项需要长期积淀的系统工程。科学精神具有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等内涵特征,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是国家对学生的时代诉求,也是每一位教师职业生涯中追求的实践理性。运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和惯习理论来诠释教师科学精神,将使其置身于更开放动态的实践体系。教师科学精神缺失表现在教师对科学精神的内涵存在认知偏差,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科、教育与职业、教师与教研等关系的旧有惯
本文针对G115钢CMT+P焊接工艺及组织性能展开研究,通过工艺试验及力学分析等手段,开发G115钢CMT+P焊接工艺,解决G115钢焊接问题,主要结论如下:通过分析送丝速度、焊接速度、保护气、CMT/P比值、焊枪摆动对G115钢平板堆焊焊缝成形的影响以及坡口间隙、焊枪倾角、焊枪摆动对G115钢厚板焊接接头成形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G115钢薄板焊接工艺:保护气为Ar+2.5%CO2;CMT/P为1
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对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以及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等方面都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研究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基于主体、客体和本体维度分析了惯习、场域以及资本对高职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制约;同时,从净化高职教师科研场域、扩大高职教师资本积累以及重塑高职教师认知惯习等方面探寻了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路径。
“中国制造2025”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力争用三个十年的努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方法之一,实现其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及主要难点是对焊接过程进行实时传感,从而为自动控制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撑。本文针对定点GTAW焊接过程中的熔池形貌传感,基于点阵结构
采用自主研制8.5mm长度搅拌针的静止轴肩搅拌工具和2A14-T4厚板铝合金进行150°角焊缝接头搅拌摩擦焊(Stationary Shoulder Friction Stir Welding,SSFSW)工艺试验,探讨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厚板铝合金结构制造中实现角焊缝SSFSW工艺过程提供重要试验依据。通过大量工艺实验,获得9.3 mm厚2A14-T4厚板铝合金的S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