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自由之路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是罗素思想观念的核心,也是其一生追求的目标与实践的方向。在罗素看来,当西方现代文明发展到新的阶段,作为现代性基本内涵的“自由”一词不仅演化出了与启蒙时期所倡导的自由主义精神相去甚远的意义,还演变成一种西方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假以掩盖自身衰败趋势以及对外扩张野心的“虚假话语”。直到20世纪20年代,当罗素携带着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失望与寻求解决失望的愿望来到中国时,才得以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形象中重新挖掘出“自由”的真谛。与后启蒙时代中国在西方“自由”话语的表述下成为“落后、野蛮、专制”的东方帝国所不同的是,罗素的中国观在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层面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意义,分化出西方启蒙现代性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等侧面。这种新的中国形象正如一条“通往自由之路”,既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指出了新的前进方向,也为人类文明的繁荣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罗素分别在七个多世纪以来的中英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以及在20世纪初期中英对话的双向格局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体现出既同于、又不同于历史发展和时代语境的特点。与此同时,他的中国文化观也表现出既肯定西方理性主义、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的启蒙现代性立场,又否定唯理主义、科学至上与拜物主义的审美现代性立场——这些矛盾对立无一不彰显着审美现代性内部的矛盾性与暧昧性,以及罗素作为审美现代性主体的独立品格和怀疑精神。与此同时,罗素的中国文化观除了具有“救赎”、“拒绝平庸”、“对歧义的宽容”以及“反思性”等理论层面的参考价值之外,还对英国、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与发展有着现实层面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长江口滨海湿地在海岸保护、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维持、固碳减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近五十年来,随着长江上游来沙量的持续减少,以及全球海平面持续上升,可能对长江口滨海湿地造成潜在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生态学和地貌学,生物地貌学(Bio-geomophology)是通过辨识生物与地貌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系统研究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动态的一种新理念。生物地貌学研究对于明确滨海湿地地貌和潮滩生物相互关
城市化、工业化带来城市经济-能源-环境协调问题的同时,信息化、贸易自由化也使区域经济、能源、环境间的空间联系日益紧密。在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存在经济
动物药学专业是根据社会产业需求设立的一个新兴专业,动物药学专业教学要严格把握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既要在理论教学中保持理论知识体系的先进性,突
目的:探讨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64-MSCT)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中的成像技术。方法:对我院21307-07至2007—10连续经64-MSCT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复杂先心病患儿64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