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进入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期,这一时期突出的特点在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并存,社会矛盾凸显期出现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近年来,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渐增之势。因此,就发生在我国浙江省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典型案例作为本文探讨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并深入分析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背后的根源,再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这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分析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挖掘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对策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对策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全文分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论,分别介绍了以环境群体性事件作为研究视角来重新审视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应对对策的社会背景,在回顾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探寻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源并对地方危机管理对策提出建议,着重强调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转危为机。基于近年来发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应该如何通过一套应对危机的对策体系彰显出危机管理的能力,最后对全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对现有的地方政府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如果应对此类事件得当,将为地方政府管理职能提供转变的契机。此外,本文还说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第二部分奠定了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对策的理论基础,本文将采用四个理论即公共利益理论、社会冲突理论、政策价值理论、公共治理理论意在说明政府在危机处理中所担当的角色以及相应的应对行为对于转危为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理论的剖析加之与本文观点的糅合,这样就使整个研究的框架建立在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部分,以浙江东阳画水镇发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例,回顾了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微观的视角分析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对域外政府危机管理应对对策的介绍,以期为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经验借鉴以及重要启示。第五部分为前四个部分的逻辑顺延,也是全文的重点,具体说明了地方政府如何能够做到转危为机所要遵循的各项原则,接着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具体对策。首先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价值观。思维引领行动,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对策所固有的公共利益性、公共服务性决定了政府的政策行为应该围绕着“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展开。其次具体探讨了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对策。危机管理重在预防,就本文而言,及时处理由于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从根本上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关键还是要从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着手。因此,本文就环境管理中经济核算标准的引入、环境风险意识的提升,环境管理方式的转变、如何通过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制等环境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说明了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对策中,加强与大众媒体的沟通合作是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对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总之,加强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健全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应对对策,不仅是对妥善处理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冲突,从源头上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地方政府环境职能转变进程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