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型社区居民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angligang987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精神是一个模糊的、需要界定却又难以明确界定的概念,它具有公共性、公民性、参与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辐射性等特点。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显得尤为必要,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逐步展开,城郊的乡村也被卷入这城市化的滚滚巨浪之中,由此产生了一种既不属于城市又有别于乡村的新型社区形态——过渡型社区。受到各种特殊因素的影响,在过渡性社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过渡型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问题。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的几个典型的过渡型社区为例,对过渡型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现状展开调查并寻找存在问题的原因,从不同角度对如何培育过渡型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论文正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公共精神概述。主要包括公共精神的内涵、基本要求以及公共精神的特征分析三个方面。第二部分:过渡型社区居民公共精神及其培育的时代价值。探讨了过渡型社区居民公共精神的概念及其生成背景,阐述了培育过渡型社区居民公共精神的价值在于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利于基层民主自治,加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增强社会信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三部分:过渡型社区居民公共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从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的六个过渡型社区展开问卷调查,围绕调查数据和访谈笔录,总结出过渡型社区居民公共精神缺失的表现,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过渡型社区居民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探索。着重提出一些实用的可行性建议和具体措施。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探索社区居民公共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以政府、社区、居民个人为主体,从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着手,通过夯实社区物质基础、建设社区民主政治、营造社区特色文化、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等措施,更好更快地促进过渡型社区居民公共精神的培育。
其他文献
在张吉生、赵彦春和王文斌的基础上从连续体的角度来讨论中缀的性质和功能问题,认为中缀是屈折形式,完成的是语法功能,但同时也有向派生词缀过渡的性质,因此,仅从派生词缀的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工人阶级也是我们国家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捍卫者,正是工人阶级这个基础性力量的存在才保
专家学者在对英语中是否存在中缀这一问题上各持己见。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很难证明英语中缀的存在。传统语言学认为“词缀是一种不能单独使用的粘着语素”,但构词法作为语言中最
目的 :观察自拟散瘀汤对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6例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散瘀汤治疗组 (治疗组 ) 2 4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组 (
以扁鹊仙艾汤治疗 35例盆腔瘀血综合征。结果 :痊愈 19例 ,有效 16例 ,疗效显著。认为本病多源于妇产科手术后 ,其病理基础是气虚血瘀 ,治当益气活血化瘀。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腺癌及腺鳞癌病人术后复发模式及临床预后。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09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宫颈腺癌及腺鳞癌病人共56例,回顾性分析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作为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切入点的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是意大利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他的《狱中札记》充实了马克思的理论观点,用实践哲学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强调经
城市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化终端设备的发展,受众收看视频节目的渠道多元化,传统电视台总体依然占据主要位置,视频网站如腾讯视频、爱奇艺等风生水起,共同构成了当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