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在水中对重金属铜、镉的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so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塑料(Microplastics)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水体中,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微塑料种类繁多,大多不易降解,在环境中能够存在较长时间,可借助其他介质进行迁移。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也是一直被关注的环境问题,重金属进入生物体内不断富集,并沿着食物链传递,对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影响。微塑料除了含有各种添加剂外,由于其密度小,比表面积大,能够与如重金属等污染物形成更为复杂的复合污染体系,对水体质量及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危害。本论文选取较为常见的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作为微塑料的代表污染物,铜Cu(Ⅱ)和镉Cd(Ⅱ)作为重金属的代表污染物,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了解微塑料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变化,使用动力学吸附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分析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规律和机制,并进一步探究环境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1)使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微塑料吸附重金属的过程进行拟合,在微塑料与重金属结合效果较差时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结合效果较好时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受到微塑料的吸附能力、重金属性质及初始浓度的影响。(2)Freundlich模型对等温吸附过程拟合效果更好,表明吸附过程为多层吸附。PP比PE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更好,Cu(Ⅱ)与微塑料的结合能力更强。(3)环境因素对微塑料吸附重金属的影响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重金属在微塑料上的吸附;随着p H值的增大,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加;盐度升高时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下降;当Cu(Ⅱ)与Cd(Ⅱ)共存时,会形成竞争吸附,微塑料对Cu(Ⅱ)表现出优先吸附性;微塑料老化后其吸附Cu(Ⅱ)、Cd(Ⅱ)的容量增加。(4)对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微塑料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在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的官能团产生,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