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任务也日益艰巨,因而面临着土地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矛盾,土地资源瓶颈制约经济稳定增长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处理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与土地合理、高效利用两者之间耦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成为河南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在耦合协调关系、土地供求均衡理论及土地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整体及18地市为例,展开了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首先,总结分析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展变化与经济发展变化的现状,同时定量测算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动态变化。其次,在现状分析基础上测算了建设用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分为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建设用地投入对经济的贡献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展变化的驱动机制三个部分。最后,也是文章的重要部分,是对河南省建设用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空间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上三个部分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自2002年到2012年间,河南经济发展水平保持着高速增长,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整体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2002年到2012年,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展的剧烈程度在逐渐加快;从18地市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划分看,弱扩展型增长的城市由6个城市增加到10个,主要为以郑州为中心的北部、西部城市,说明在郑州为中心城市的带动下,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了建设用地相应的扩张变化,建设用地扩展剧烈程度大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2)从建设用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得出,河南省各地市建设用地的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在15%到30%之间,低于固定资产投入的贡献程度,但随着时间变化,其贡献力度逐渐加大,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并未与建设用地贡献率保持同步增长;建设用地扩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的相关关系;根据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得出,总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是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驱动因素。(3)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达到高综合发展水平下的同步发展才是系统的最佳状态,系统低水平下的耦合只能使两者相互制约,最终导致系统退化。从时空差异特征分析,由于各市的经济基础和土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各地市建设用地扩展变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存在着显著差距;从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来看,除郑州保持较高的综合发展水平外,小部分城市处于平均发展水平以上,而超过一半城市处于平均发展水平之下;从各市建设用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对比来看,一半以上城市未保持两个子系统的同步发展;从耦合协调关系来看,郑州逐渐过渡到初步协调类型,除驻马店、信阳仍处在失调衰退区间,其他大部分城市由失调衰退区间跨入了过渡调和区间,18地市的耦合协调程度在2006年、2010年、2012年逐步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另外,文章还通过全局自相关分析了18地市之间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集聚效应。结果显示,18地市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存在正向的自相关,大部分城市处于高高集聚区域和低低集聚区域,集聚效应和依赖效应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