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化,顾名思义,是指传统汉语的词汇、语法、句法等受到欧洲语言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其中尤以英语的影响最为深刻。在五四时期“翻译改造汉语”的呼声下,当时的翻译界中出现了欧化的主张,主张吸收借鉴西方的语言长处。徐迟翻译瓦尔登湖正是受这一大的文学体系的影响,所以徐迟译本的“欧化”是必要也是必然的。本文基于语料库,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指导,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瓦尔登湖》徐迟译本中的欧化现象进行分析。欧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词汇和句子结构两个方面,本文从“一+量词”结构、“被”字句、表示判断意义的“是……的”结构、译文的平均句长以及定语等视角考察,得出以下结论:“一+量词”结构在徐迟译本中出现的百万频次是13,931次,高于参考值国家语委语料库的6355次以及陈伟煌研究中的9117次。“被”字句在《瓦尔登湖》中每百万字出现了761字,高于国家语委语料库和厦大中文语料库中“被”字句出现的百万词频的平均值692,和杨国文的每百万字使用频率370字的研究。通过分析该文本中所有的被字句的语用结构出现的频数,可以得出在瓦尔登湖徐迟译本146个“被”字句中,“bei+verb”结构出现了121次,主要是由英语被动结构“be+done”造成的。译文中表示判断意义的“是……的”结构每十万词出现的次数是168次,高于兰卡斯特汉语母语语料库和浙大译文语料库的每十万个词出现的43次和53次。自建语料库的平均句长为50.25字/句,其值高于国家语委语料库的平均句长45.15字/句,也高于张志宁统计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原文的平均句长。通过检索得到瓦尔登湖徐迟译本中“的”字出现的总的次数是9941次,并且是整个译本中出现最高频的词,“的”字是定语最显著的标志,“的”字的大量使用可以说是欧化的一个指标。通过与参考语料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对照源语文本进行语用分析以及实例对比分析后最终得出瓦尔登湖徐迟译本有明显的“欧化”特征,这是徐迟所处的时代背景、教育经历及翻译目的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