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与强化: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1961-1965)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dxtushug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1—1965年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调整及其演变作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大跃进”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巩固与强化。笔者结合大量的档案材料,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力求做到“论从史出”。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分析“大跃进”之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调整的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本身就有一些无法克服的弊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国家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不得不剥夺农民的经济利益。粮食价格长期走低、严格控制自由市场、购后不能及时返销等等,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为了使粮食统购统销制度长期稳定运行,必须对粮食统购统销制度适时地进行调整。二是“大跃进”之后,就我国面临的经济、政治形势来说,对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调整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三年经济困难,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粮食产量急剧减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国家与农村的分离,为了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整合与重构,必须对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进行调整,以缓和国家与农民相对紧张的关系。三是高层领导人逐渐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狂热中冷静下来,重新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纠正错误,调整各项政策。特别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指导方针确定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主要分析这一时期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具体调整及其在基层的实施情况。为了促进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这一时期,国家逐步转变“大购大销”的粮食购销方针,向“少购少销”转变;确定实行“一定三年”的粮食政策,把征购数量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使“农民心中有数”;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重新启动农村粮食市场,满足了农民交换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实行工业品奖售和换购制度,通过物资奖励的办法,调动了农民生产和交售粮食的积极性,保证了国家对外的出口、对内的工业发展以及城镇居民的生活需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全国粮食价格进一步平衡合理,维护了市场的稳定,扭转了购销价格倒挂的情况。第三部分,对这一时期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调整的特点和效果进行分析,指出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一系列调整,体现了国家在经历严重困难之后,在决策上的更加务实性,但是这些调整大都具有临时性的特点,没有形成相关制度,这就影响了政策调整的积极作用的发挥,虽促进了粮食产量和征购的好转,但并未实现质的飞跃;虽刺激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但并未终止人民的反行为;虽缓解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但并未形成良性互动。
其他文献
根据笔者所教学过上海的几所国际学校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和考试中的需求,本文采用了唐诗这一古典文学作品形式作为教学内容,对不同水平和背景的学习者进行了一定时间段的教学
从梁中大通六年北魏一分为二,至陈太建九年北齐为北周所灭,期间一共三十四年,是为后三国时代。虽然这段时期不是很长,但是其军事格局的演进可谓内容丰富、影响深远。从梁、东
【目的】利用关联数据技术进行电子商务信用信息管理,使用户快捷、有效和直观地获取所需的信用信息服务。【方法】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实体关系,利用Protégé构建信用信息
语言文字不仅在社会沟通、信息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已经远远超出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规范语言文字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
将移动运营商核心网络中的故障点定位到设备和端口需要分析大量数据样本,耗时较长。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以历史数据为参照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构建历史流量数据库,在此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物流管理工作在企业建设中愈加重要,全国的物流企业有很多在信息化建设方便还不是很成熟,没有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统,甚至于有的小企
<正>近年,血液净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得到迅速发展,透析设备、透析技术、透析模式不断更新,使血液净化技术临床运用范围不断扩大、透析效能不断提高,现将血液净化技术主要研
<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讲,人生有四种境界:一是自然境界,二是功利境界,三是道德境界,四是天地境界。在道德之上,还有更高的人生境界。我理解,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这更高的
数控车床是制造行业赖以生存的重要设备。对现有的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潜力大、范围大、见效快、投资少,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
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考察百年现代汉语书面语与中国语文现代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反思。在语文现代化运动中及其背景下,现代书面汉语在革命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