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用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m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热电厂主要通过提高蒸汽参数(蒸汽温度和压力)来提高发电机组的效率,随之对汽轮机叶片材料在耐热性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叶片材料不断被研制与应用。根据工况条件对新引进的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用1CrllMoNiW1VNbN耐热钢进行调质处理和抗高温氧化试验,并对其抗高温氧化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评定。试验采用静态不连续增重法,依据GB/T13303-91《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和HB5258-2000《钢及高温合金抗氧化性能测定试验方法》对钢开展了700℃下空气中恒温氧化1000h试验和700℃×11次温度循环氧化试验,获取了氧化增重数据;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等分析手段检测氧化产物的形貌及相组成;分析了钢的氧化动力学及开裂剥落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CrllMoNiW1VNbN耐热钢经过1150℃淬火+710℃回火处理后,其常温力学性能符合标准要求,且该钢在700℃下恒温氧化1000h处于抗氧化级别。氧化膜大致分为三层,(Fe,Cr)2O3内层、混合中间层(无氧区+(Fe,Cr)3O4氧化物)和(Fe,Cr)2O3外层,表层有非平面生长的(Fe,Cr)2O3晶片;富铬氧化膜稳定生长,氧化近似符合抛物线规律;由于氧化膜表层形成了快速生长的Fe2O3以及膜的开裂剥落,氧化由抛物线转为直线规律;氧化末期出现二次失稳氧化,膜厚由10μm增至100μm,其中致密的Fe2O3外层占总厚度的3/5,氧化膜未出现明显剥落。膜的完整性与时间存在异常关系,氧化膜的退化、基体中合金元素的贫化、膜中的孔洞或空隙的形成以及热应力等导致了开裂剥落的发生,而与膜厚无关。
其他文献
为深入研究金沙江溪洛渡—白鹤滩段库区岸坡变形破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通过现场调查复核,结合高清航空影像资料解译,确定了库区岸坡结构与地层岩性的分布状况,并统计分析了库
对于小儿矮小症,现代医学大多认为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所致,但仍有少数患者属非生长激素缺乏型,治疗上无论生长激素缺乏与否,重组人生长激素(hGH)仍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但
牡丹籽油具有广泛的营养作用和药理活性,被制作成各种保健营养品,通常也做为优质食用油。牡丹籽中还具有丹皮酚和芍药苷等药理活性物质,在抗肿瘤、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
综述了环氧树脂(EP)的主要增韧方式(如橡胶类弹性体增韧、热塑性树脂增韧、纳米粒子增韧和液晶高分子材料增韧等),并阐述了室温固化EP胶粘剂的研究进展。最后对EP胶粘剂今后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双氯灭痛凝胶在离体兔皮肤的透皮吸收率。实验结果表明,24h累积渗透率为30.1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