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姆雷特》堪称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作。问世以来,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经久不息的魅力至今仍吸引着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译者孳孳不息地追求用不同文字将该剧加以重新演绎。就该剧汉译而言,从1921年田汉的节译本《哈孟雷特》开始,该剧的汉译本便层出不穷,名家辈出,不断加深这中国读者对这部经典的解读。2012年,王宏印先生出版《哈姆雷特》新译本,经初步研究,发现它呈现出了诸多不同以往的特色,为中国读者解读《哈姆雷特》带来了新的角度。因此,有必要在莎剧汉译传统背景下,对王先生的译本进行研究,以阐明这个译本对传统的继承和取得的突破和成就。本研究旨在以王宏印《哈姆雷特》译本为案例,研究《哈姆雷特》复译的创新性与继承性问题。本研究的对象是王宏印《哈姆雷特》新译本。研究问题主要有王宏印《哈姆雷特》重译本的翻译特征如何?该译本与二十世纪《哈姆雷特》主要汉译本之间有什么样的继承关系?有哪些创新之处?在研究方法上未采用传统译本研究的“正误性批评”和“译本优劣”的批评方法作为主要方法,而是将目前中国国内影响较大四个《哈姆雷特》译本,即朱生豪,梁实秋,孙大雨,卞之琳译本的对比分析研究为基础,结合译例分析,以此来分析总结王宏印《哈姆雷特》译本的继承和创新,重点考察王宏印译本独有的文学审美特色,并说明经典文学作品复译这一既定的历史现象。同时,关注王宏印先生作为新世纪莎剧译者和研究者在保持《哈姆雷特》文学特性方面做出的继承性努力。因此,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对《哈姆雷特》汉译与研究情况进行了考察,进而通过大量译例研究,进行了新译本的创新性与继承性研究。研究认为王宏印复译本在保持莎剧经典的文学特性与前人译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继承性,例如继续沿用一些词语和专用名词的译法和每幕结束的对句的处理方式,同时也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创新,主要表现在译本基本面貌、翻译原则和语言运用,例如叶边注释,独有的民歌翻译方法,原文深层理解、哲学化解读等方面,在莎剧汉译版本学方面,译本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页边评点方式,这是前所未有的。总体倾向上,新译对原文的理解更准确,翻译方法更灵活、细致,文化信息更显豁,语言运用更注重自然化、形象化和表演性。总之,该译本在总体风貌、语言运用、文学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平。这部译作标志着莎剧汉译领域新的重要成果,是国内新一代莎剧学者对莎剧研究与汉译版本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