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抗震防灾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_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整体的抗震防灾能力依然比较薄弱,与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尤其是近两年来的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暴露出我国城乡工程设施的抗震防灾能力不足的现状。在严峻的城乡抗震防灾形势下,一方面迫切需要加强我国城乡工程的抗震建设,保证城乡具有一定水准的抗震能力,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城乡救灾体系,保证城乡在遭受超越设防水准地震后的救灾功能。因此,为了使城乡抗灾与救灾能力得到同步提升,本文结合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了具有两道防线的城乡抗震防灾体系的构建问题。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   (1)阐述了城乡抗震防灾体系基本防御目标的含义,并根据三个水准的地震影响对城乡抗震防灾体系的抗灾与救灾子体系分别提出了基本防御目标;在分析我国不同地区防御目标设定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抗震防灾的分区问题;初步探讨了社会可接受地震风险水平的确定问题。   (2)圈定了我国城乡抗震防灾体系重点防御区域;总结了区域抗震防灾体系空间结构的形态;探讨了城乡一般工程设施和救灾关键生命线的抗震设防标准的制定问题;在研究地震灾害的影响尺度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域救灾过程的层次,探讨救灾关键生命线的保障层次和网络可靠性问题;根据救灾生命线的网络特征,初步研究了区域救灾交通系统的构建问题,为区域救灾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思路。   (3)在分析城市在震后不同时期各个系统的灾害表现及应急救灾反应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救灾体系构成要素和城市救灾体系重点保障对象。根据不同程度地震灾害下城市救灾体系需实现的目标,进行防灾分区分级研究,并对其依托的救灾体系关键节点和关键线路以及防灾分区内的重点保障对象进行了防灾重要性分级、设防标准探讨,基于此提出了城市抗震救灾体系的构建技术要求,为城市救灾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思路。
其他文献
近海风机基础系统的安全评估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土体状态评估和桩体状态评估,土体与桩体的安全状态是相互联系的,海床失稳是两者联系的交叉点。基于此,本文以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
学位
变径水泥土搅拌法是一种全新的深层搅拌技术,解决了常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独特的扩大头结构更能充分发挥土拱效应和桩身承载特性。采用大直径、深长、变径水
海洋平台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及所处海洋环境的多变性使得海洋平台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变得十分重要。为满足不同灾害作用下平台结构对耐久性及安全性的正常使用要求,本文提出了
氯盐侵蚀是海洋环境下引起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够及时准确的监测混凝土中氯离子分布,将对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可埋入
目前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规定钢框架中梁与柱的连接节点分为两类:刚接节点和铰接节点。实际工程中运用的全部钢结构连接都处在理想刚接和理想铰接之间,梁和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行业内相关建筑企业的重视,我国钢结构建筑进入如火如荼阶段,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钢结构设计失误、施工人员素质不达标、施工时未按设计图纸施工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及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兴建,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基坑支护体系的选取既要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同时又要考虑工程成本,而正确认识围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机理,是选
学位
随着我国核工业的发展,高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和处理,已成为关系到环境和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通过各种核废物处置方案的研究和比较,目前,将高放废物进行深地质隔离处置已经被国际上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是本世纪城市建设的主题,随着城市旧城改造和现代市政设施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高层建筑的兴起,建筑基坑工程、地铁隧道工程等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目前,装配式建筑由于工厂化的生产和标准化的现场装配等特点在我国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集装箱房屋作为其中一种形式也由于低碳环保、移动便捷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许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