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非主体美学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主体性问题并非像流行的观点所认为的那样,不是一个中国哲学和美学的问题;相反,中国哲学和美学,包括老子哲学和美学的很大一部分努力,就是旨在对主体性问题作出回应。这种回应是以回避主体性的方式进行的。老子哲学和美学对主体性问题的回避的解决方案直接影响了中国美学的形态和基本特征的生成。 在第一章中,本文首先说明主体性问题的人类学意义,即主体性问题不仅是西方文化内部的问题,而且是所有文化都要作出回应的问题。其次,本文还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出分析,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存在着悖论,这一悖论是为了构造一个反对主体性的思想体系而被包含入其中的。 在第二章中,本文首先勾画出老子所企图解决的时代的问题,并归纳出老子的解决办法,即反对发展主体性,重新建构一套非主体性的行为、思维、感觉以及人的模式。其次,本文分析了老子的解决方案所包含的两个矛盾,并进一步指出,老子为了调和这两个矛盾而构造了道的范畴,并由道这一范畴生发出一整套哲学体系。再次,本文通过分析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道”的虚拟性,以及老子将其知识体系形而上学化的策略,指出老子的哲学体系实际上隐含着一个老子要回避的对象即主体性。 在第三章中,本文企图描述老子的非主体性美学。这包括老子的非主体化的审美者的生成过程,以道为中介的审美观照方式,情感生成方式,对艺术本质的独特看法,对感官经验的态度等等一系列对中国美学有深远影响的美学观点。这些观点可以在非主体化的视角中获得统一性和可理解性。
其他文献
朱凤森(1776—1832),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主要活动于清嘉庆、道光二朝,任河南浚县知县多年,参与镇压嘉庆朝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有《韫山诗稿》及《韫山六种曲》传世。 本论
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采取廖秋忠对现代汉语篇章中连接成分的分类依据,选出“相比之下、与此相比、对比之下、相形之下、另一方面”等五
鲜明的生命意识和存在意识赋予了40年代诗歌以更为深邃的哲理内涵.本文试图以冯至和穆旦的诗歌为中心来分析充满生命意识和存在意识的40年代诗歌的独特风貌.文章将从三个方面
该文通过对王安忆90年代都市女性小说中上海和女性命运的分析,认为王安忆笔下的上海既不同于现代文学史上一些男性作家独具时代和个性特征的创作,也与海派女作家张爱玲的上海
本文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论述。第一个问题是:针对目前研究领域尚未有人从阐释史的角度,对鲁迅乡土小说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力求通过对鲁迅乡土小说小说创作动因、作品主
《法制日报》8月30日在头版头题刊载了陕西省司法厅厅长路志强的《下乡日记》,记录了从8月15日到18日路厅长带领司法厅处级以上干部自带被褥,在延安农村与农民群众同住、同吃
本文旨在探讨鲁迅《呐喊》的建构以及鲁迅文名在该文集出版前后(1918年-1926年)的累积过程。鲁迅的小说创作几乎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提倡、兴起与建设同步,这些小说在中国现代媒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中国二十世纪不同历史阶段文学中的叛逆女性形象,对二十世纪中国女性自我生命意识的发展动向作一次历时性的梳理。五四时期,中国女性自我生命意识在男性知识分
李洞是晚唐十分尊崇贾岛的诗人之一,并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该文对李洞的其人其诗做了一番探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即考证篇、诗论篇、校注篇.其蜀中诗作也成为我们今天巴蜀文学研究
诗剧是一种"边缘性"文体,中国现代诗剧研究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其实,诗剧发展有其悠久历史,中西诗剧演变进程十分清晰;中国现代诗剧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也作出重要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