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中国,将所学的理论只是应用于实践生产活动的应用型人才越来越被需要,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大多在于职业技术院校。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师资队伍是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几年在数量上发展很快,但是从总体上看教师数量仍处于不足状态,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方面有待提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预防和减少教师的流失,已成为当今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通过对公办职业院校与民办职业院校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生师比,教师流动,职称,教师工资,兼职教师,教师工作内容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述高职院校师资存在的问题,寻求某种解决办法。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师资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现状分析为核心,利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对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寻求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对公办与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调查分析。根据权威网站发布的数据整理统计公办与民办职业院校的学校数量,学生数量(包括在校生、招生数与毕业生数)、师资队伍以及生师比情况,通过图表简单直观地描述职业院校在学校、学生和师资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生师比现状。初步了解我国职业院校师资存在的问题,确定本文研究方法,为后续深入挖掘职业院校师资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2)对我国公办与民办职业院校师资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采用调查法和比较法对师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分别针对公办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院校各自的问题进行阐述,对公办职业院校的教师资源稀缺、教师流失等现象,分析总结产生的原因;对民办院校本身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说明,针对民办院校教师人才流失以及兼职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进行分析,由表及里,分析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3)对公办与民办职业院校师资利用的改善对策。针对公办与民办职业院校自身的特点出发,分别提出适用于各自的改善师资利用情况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