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全球化也是大势所趋。为了发展高技术产业,带动相关传统产业的发展,中国提出了“科技兴贸”战略。在一系列优惠政策之下,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至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高技术产品第一出口大国。从总量来看,中国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质量上分析,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的增长拉动,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从高技术产业的全球分工来看,中国仅占据高技术产业附加价值较低的环节。“科技兴贸”战略能否通过出口扩大促进产业发展?这主要取决于高技术产品出口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高技术产品出口能否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其作用路径如何?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用六个部分的写作来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基本理论与文献回顾。在理论部分本文界定了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产业等相关概念,介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及动态面板计量方法。在文献回顾部分,从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关系以及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学者们之前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析。
第三部分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主要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路径。就出口的规模效应而言,主要针对高技术产业R&D支出与固定生产成本较高、学习效应较强两个特征,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规模效应和产业规模效应进行分析;就结构效应而言,主要从产业内结构效应和产业间结构效应两个方面,阐明了高技术产品出口如何通过影响企业和产业间要素流动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就技术溢出效应而言,本文主要从贸易方式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贸易方式如何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来影响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第四部分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分析。本章从高技术产品出口特点、出口依存度以及各地区出口情况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当前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从出口的“量”来看,中国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出口数量大且增速快。但从“质”来看,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地区),中国在全球高技术产业链中处于较底端。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出口依存度较高,其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出口依存度平均值高达72%。从地域分布来看,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东部,而中西部发展较为滞后。本章第二部分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高达9.32%。从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来看,西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最小。通过现状分析,发现2001年至2012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动趋势。地区数据也能显示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西部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其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也是增长最快的。中部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其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增长及技术进步速度均快于东部地区。
第五部分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验证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影响,其二是检验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路径。数据方面,本文选取了2001年至2012年中国25个省市(由于数据收集问题,剔除了6个省市数据)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在模型方面,本文主要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法对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总体影响模型中,引入了地区工业发展程度、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以及高技术产业企业办研发机构从业人数四个控制变量。从总体影响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控制变量地区工业发展程度和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也会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作用路径模型中,引入地区高技术产业出口值在地区产品出口值中所占比重(OVP)和各地区所拥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值占所有开发区出口值的比重(DZP)作为反映规模效应的变量;将地区大中型高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数占地区高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数比重与地区大中型高技术企业出口值占地区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比重的乘积(LP)作为衡量结构效应的变量;以地区企业通过高技术产品出口获得的技术溢出(TS)作为技术溢出效应变量。实证结果显示,OVP、DZP和LP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TS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阻碍作用。
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本部分将前五章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起来,总结出如下五个结论:第一,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两个路径发挥促进作用。但出口的结构效促进作用较小,其主要原因在于要素流动壁垒的存在。第二,中国高技术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内部研发机构的规模及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合理的状态。第三,高技术产品出口会通过产业集聚这条路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但其对技术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产业集聚区内部分工不够科学,资源共享平台没有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集聚区重复建设,没有形成错位发展,资源共享的局面。第四,中国高技术产品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这不利于出口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及生产结构优化;出口企业的主力是三资企业,本土企业的发展容易受限制;出口国家(地区)较为集中,对个别国家(地区)的依赖程度较大,贸易风险也会较大。第五,从各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来看,西部地区增长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最小。但从出口来源来看,东部地区仍然是主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虽然目前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在加速增长,但是产业基础与东部相比过于薄弱。本文根据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从消除要素流动壁垒、提高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规范发展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高技术产业贸易方式转型以及引导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合理布局的形成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于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问题,学者们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存在性上。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实证检验了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路径,包括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根据验证结果,分析了当前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无法高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基本理论与文献回顾。在理论部分本文界定了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产业等相关概念,介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及动态面板计量方法。在文献回顾部分,从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关系以及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学者们之前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析。
第三部分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主要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路径。就出口的规模效应而言,主要针对高技术产业R&D支出与固定生产成本较高、学习效应较强两个特征,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规模效应和产业规模效应进行分析;就结构效应而言,主要从产业内结构效应和产业间结构效应两个方面,阐明了高技术产品出口如何通过影响企业和产业间要素流动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就技术溢出效应而言,本文主要从贸易方式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贸易方式如何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来影响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第四部分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分析。本章从高技术产品出口特点、出口依存度以及各地区出口情况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当前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从出口的“量”来看,中国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出口数量大且增速快。但从“质”来看,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地区),中国在全球高技术产业链中处于较底端。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出口依存度较高,其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出口依存度平均值高达72%。从地域分布来看,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东部,而中西部发展较为滞后。本章第二部分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高达9.32%。从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来看,西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最小。通过现状分析,发现2001年至2012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动趋势。地区数据也能显示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西部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其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也是增长最快的。中部地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其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增长及技术进步速度均快于东部地区。
第五部分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验证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影响,其二是检验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路径。数据方面,本文选取了2001年至2012年中国25个省市(由于数据收集问题,剔除了6个省市数据)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在模型方面,本文主要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法对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总体影响模型中,引入了地区工业发展程度、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以及高技术产业企业办研发机构从业人数四个控制变量。从总体影响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控制变量地区工业发展程度和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也会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作用路径模型中,引入地区高技术产业出口值在地区产品出口值中所占比重(OVP)和各地区所拥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值占所有开发区出口值的比重(DZP)作为反映规模效应的变量;将地区大中型高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数占地区高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数比重与地区大中型高技术企业出口值占地区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比重的乘积(LP)作为衡量结构效应的变量;以地区企业通过高技术产品出口获得的技术溢出(TS)作为技术溢出效应变量。实证结果显示,OVP、DZP和LP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TS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阻碍作用。
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本部分将前五章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起来,总结出如下五个结论:第一,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两个路径发挥促进作用。但出口的结构效促进作用较小,其主要原因在于要素流动壁垒的存在。第二,中国高技术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内部研发机构的规模及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合理的状态。第三,高技术产品出口会通过产业集聚这条路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但其对技术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产业集聚区内部分工不够科学,资源共享平台没有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集聚区重复建设,没有形成错位发展,资源共享的局面。第四,中国高技术产品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这不利于出口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及生产结构优化;出口企业的主力是三资企业,本土企业的发展容易受限制;出口国家(地区)较为集中,对个别国家(地区)的依赖程度较大,贸易风险也会较大。第五,从各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来看,西部地区增长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最小。但从出口来源来看,东部地区仍然是主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虽然目前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在加速增长,但是产业基础与东部相比过于薄弱。本文根据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从消除要素流动壁垒、提高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规范发展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高技术产业贸易方式转型以及引导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合理布局的形成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于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问题,学者们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存在性上。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实证检验了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路径,包括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根据验证结果,分析了当前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无法高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