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试图尝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蔡元培、黄炎培和陶行知三位教育家社会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分析和探讨,构建一种以社会心理学概念、范畴为基础的心理史学研究范式。本研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一章),通过对西方心理史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回顾,简略介绍了西方心理史学的涵义、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等问题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学、教育史学等领域相关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本研究的论题和研究设想。第二部分对蔡元培、黄炎培和陶行知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的具体分析和研究(二、三、四章),以自我概念为出发点,探讨了三位教育家的成长历程与自我概念形成之间的关系;在自我概念影响下独特的行为方式;以自我为“锚定点”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和归因风格;论证了研究对象走上“教育救国”道路的社会心理基础;分析了研究对象对他人社会认知和态度的特点以及具体教育实践的社会心理动机等。第三部分为结语(第五章),通过具体分析,确立了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一套心理史学研究范式。另外,通过对三位教育家的具体分析,本研究还就三位教育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知识分子)的独特性,三位教育家对今日教育者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引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