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独立区域经济体。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衔接城乡文明、沟通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打破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制经济体制、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科技进步被认为是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研究科技进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怀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在安徽省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文选择怀宁县作为对象来研究科技进步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县域)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相关文献。肯定了这些理论研究在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科技进步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测度和分析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率、指导现实经济如何实现增长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又指出了这些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即由于过于严苛的假设条件的存在,现有理论体系不能为具体一县一市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模型实际操作性,本文运用改进的索洛余值法——增长速度方程的简易形式,使用怀宁县1999-2012年的统计数据,分工业和农业两个方面测度了科技进步对怀宁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结果显示:科技进步对怀宁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1.26%,而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分别为50.68%和28.06%;科技进步对怀宁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35.88%,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分别为53.97%和10.15%。这表明,怀宁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要素投入驱动型的,技术进步对怀宁工业和农业的促进作用较小,怀宁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结合怀宁县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现状,进一步分析回归结果可知,导致怀宁科技进步贡献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企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政府对科技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科技三项经费在怀宁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无力构建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同样也无法带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因而不能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后,笔者针对怀宁县科技进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为怀宁县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构建健全的现代农技推广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政策建议,希望能给怀宁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