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我国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业革命呼唤工程教育范式转型,新工科专业人才作为工程实践活动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的迫切需求。但我国工程实践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颇多,究其原因,大多是没有分清理论和实践的主次关系,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内涵不清楚,以至于新工科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及社会需求。高校作为我国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主动迎合国家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工科专业人才。本研究以参与国家新工科建设战略的高校的本科工科人才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围绕“如何提升新工科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一基本问题展开,沿着“现状及需求分析——影响因素静态分析——影响因素动态分析——机制运行”的逻辑主线,主要结论如下:⑴分析了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及企业需求。基于问卷调查法,设计了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篇、教师篇)和企业对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的调查问卷,从了解企业需求、实践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产学合作实践项目对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现状进行分析,从企业对新工科专业人才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操作能力、工程沟通能力的满意度分析新工科视域下企业对新工科专业人才需求情况。⑵建立了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结构方程理论,从静态角度深层次研究了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高校层面>企业层面>社会培训层面>个人层面;(2)了解企业需求、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产学合作实践项目、实践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强度依次递减;(3)企业导师指导新进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工程专业领域继续教育、新员工岗前专业培训、同事间非正式交流专业教学指导、招收新工科专业毕业生的作用强度依次减弱;(4)行业工程实践培训、行业工程实践能力技术鉴定、工程实践培训效果针对性的作用强度依次递减;(5)个人实践意识、个人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内在动力、个人的知识转化能力、个人求知欲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作用强度依次递减。⑶构建了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的动态仿真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探索了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高校综合实力水平>企业发展水平>社会培训水平>个人素质水平。(2)在高校综合实力水平维度下,了解企业需求>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产学合作实践项目>实践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质量评价;(3)在企业发展水平维度下,企业导师指导新进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工程专业领域继续教育>新员工岗前专业培训>同事间非正式交流专业教学指导>招收新工科专业毕业生;(4)行业工程实践培训>行业工程实践能力技术鉴定>工程实践培训效果针对性;(5)个人实践意识>个人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内在动力>个人的知识转化能力>个人求知欲和终身学习能力。⑷提出了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对策。从高校层面、企业层面、社会培训层面、个人层面四个方面对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出实施对策,(1)高校层面:优化设计培养目标、优化设计课程体系、加强教学环节质量把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2)企业层面:加强合作意识、提供企业支持、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3)社会培训层面: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指导作用、完善社会培训机构的激励反馈机制;(4)个人层面:增强新工科专业人才的内在动力、提升新工科专业人才的实践意识、提高新工科专业人才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动态适应能力。通过对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完善了新工科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工程教育理论,推动了我国新工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优化和创新,为高等教育下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该论文有图35幅,表27个,参考文献16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