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NCAR(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研发的高性能地球系统模式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瞬变态和平衡态多集合模拟结果系统地研究了包括东亚夏季风、陆地温度与降水极端事件和海洋热浪在内的东亚气候在低增温(1.5℃和2℃)背景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分别比较了2℃与1.5℃增温背景之间和平衡态模拟与瞬变
【基金项目】
:
1020)','','');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全球 1.5℃ 增温背景下海洋热浪变化预估”(KYCX191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纬度大气不同尺度变异过程对副热带环流的影响”(414906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太平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NCAR(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研发的高性能地球系统模式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瞬变态和平衡态多集合模拟结果系统地研究了包括东亚夏季风、陆地温度与降水极端事件和海洋热浪在内的东亚气候在低增温(1.5℃和2℃)背景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分别比较了2℃与1.5℃增温背景之间和平衡态模拟与瞬变态模拟之间东亚地区气候响应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了低增温背景下东亚气候的响应机制及在瞬变态和平衡态模拟中的异同。主要结论如下:(1)低增温背景下,东亚夏季风降水将显著增加,环流变化微弱。夏季风降水响应的关键区域为东亚南部地区,该区域响应最强。同时,东亚南部地区也是额外0.5℃增温变化最显著的区域,但平衡态相较瞬变态在该区域的正差异更为显著。水汽收支方程诊断表明,两种情景下,东亚沿海地区低层水汽增加较多热力作用较强,因而有利于降水增强,而动力作用和瞬变涡动作用则存在明显空间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通过调制东亚地区的上升运动和天气尺度扰动,影响动力作用和瞬变涡动作用,尤其是显著增强了平衡态下的瞬变涡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平衡态与瞬变东亚夏季风降水响应的差异。而西风急流的差异则主要是两个情境中温室气体排放差异引起的对流层中高层大气增温模态差异所导致的。另一方面,瞬变涡动作用同时还受到青藏高原潜热增强的影响。(2)低增温背景下,东亚极端温度和降水指数大多都有较为显著的响应。极端温度指数中TXx(年最大高温)和TNn(年最小低温)指数在东亚地区增长较为均一,SU25(夏日天数)指数在低纬度增长更为显著,FD0(霜冻天数)指数则在中高纬度减弱更多。与高温相关的TXx和SU25指数,历史时期20年一遇的极端情况发生概率增加,与低温相关的TNn和FD0指数则几乎不会发生。温度极端指数对额外0.5℃增温响应敏感。降水极端指数除CDD(连续干旱)指数以外,SDII(平均降水强度)、R10(10mm以上降水天数)和R95p(95分位数以上降水量)指数在东亚地区都显著增长,且2℃相较1.5℃增温在中国南方地区有显著的增强。平衡态相较瞬变态模拟,极端温度指数区域平均差异较小,而SDII、R10和R95p在中国南方地区为显著的正差异。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平均温度的变化是导温度极端事件的最重要的因子,降水年平均值和变率同时影响极端降水指数。夏季风降水的增强是年平均降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降水变率的增大则主要是由于平均上升运动在中国南部的增强。东亚地区极端事件的演变也与中亚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出平缓、持续和确定性高的特点。(3)低增温背景下,东亚邻近海域海洋热浪的各个特征指数都有较为显著的响应。海洋热浪强度在中高纬度沿海地区增强最显著,海洋热浪持续时间和总天数在低纬度响应最强,海洋热浪积温则兼具前者高值区域。额外0.5℃的增温会显著增强海洋热浪各个特征指数,而平衡态相较瞬变态模拟,海洋热浪特征指数在中国东海及30℃左右的延伸区域均为正差异。平均SST(海表温度)的增强主导了海洋热浪各个特征指数的增强,其中海洋热浪强度与平均SST空间响应相似;海洋热浪持续时间和总天数在低纬响应最为显著,其主要是因为低纬度SST的季节差异较小,SST数值的概率分布较为集中,海洋热浪发生概率的改变对平均SST变化较为敏感。东亚邻近海域SST的快慢响应过程特征明显,瞬变态由快响应主导,表面通量作用显著,表层增温最快;平衡态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表面通量作用减弱,次表层增温最快,慢响应逐步显现,对上层SST起到保温作用甚至使其持续增温。(4)东亚整体而言,低增温背景下气候响应显著。2℃相较于1.5℃增温,气候响应差异显著,气候极端事件的强度和频率都将显著增加。与温度相关的陆地海洋极端事件主要对GMST(全球平均表面气温)的变化较为敏感,平衡态相较瞬变态,夏季风降水和极端降水差异显著。这表明现有大多数使用瞬变态模拟的研究可能严重低估了东亚地区的平均和极端降水响应。
其他文献
热带气旋活动(包括生成频数、路径、强度等)受到多种时间尺度因子的影响。长期以来,前人大多关注天气尺度、季节尺度、到年际尺度热带气旋活动的规律及机理。相对而言,对其长期变化(包括年代际变化和趋势变化)的认识还不足,在其影响机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围绕热带气旋长期变化这一主题,从全球变暖外强迫和大气内部气候变率影响入手,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和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系统地研究了热带气旋活动年代际变化和长期
本文使用美国NCAR大气环流模式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CAM5.1)研究中国东部城市下垫面变化和人为气溶胶排放对东亚季风的影响,评估模式控制试验对东亚地区夏季和冬季气温、降水、环流气候态的模拟情况,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城市下垫面变化/人为气溶胶造成的夏季和冬季气温、降水、地表能量平衡的改变,并深入分析东亚季风变化的详细物理机制。通过不同初值的集合试验以及不同海表温度背
近年来卫星已成为热带气旋(TC)监测和预报的重要手段。部分极轨卫星上搭载的微波探测仪具有一定的穿透云层的能力,可以有效对TC内部大气状态进行观测。但是,微波探测仪在强散射区域往往会出现较大反演误差,主要表现为反演出的TC中心附近对流层低层温度场常存在异常冷池,这与模式结果及飞机观测事实不相符。研究TC内核区强散射条件下微波仪器对大气状态的反演,可以极大弥补海上TC内核区观测资料的不足,对提高TC强
水汽是大气重要的组成部分,大气中水汽含量分布情况及水汽变化情况非常复杂,推动天气和气候变化,在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地、准确地获取水汽分布的信息,对天气预报、气候监测及防灾减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般大气水汽探测受到探测精度和时空分辨率影响,无法获取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水汽信息。当前的水汽监测系统在观测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设备造价、布网密度和监测精度等方面存在很多不
大气边界层高度(PBLH)是表述边界层结构的关键变量之一,在垂直湍流混合、大气边界层对流运动和陆-气耦合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鲜有研究能系统地阐述边界层高度在大区域复杂地表状态下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基于高垂直分辨率的5年(2012-2016年)夏季L波段全国秒级探空资料网络,结合三种主流的再分析资料,采用Liu-Liang法研究了全国范围内不同时次不同热力状态下PBLH的空间特征及区域性
华南前汛期(4-6月)华南地区强降水事件频发,人口密集且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华南区域已被列为全球暴雨灾害的最高风险区之一,因此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是我国暴雨灾害研究的重点。本文围绕华南前汛期华南极端降水事件,首先对比分析了多次事件中内陆和沿海双雨带形成的关键动力因子。在此基础上,针对2014年5月11日广东沿海暖区极端降水事件,分析了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对流触发与发展机制,详细剖析了此次极端降水事
近地面气象状况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对人们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是天气预报的重点。全球在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的协调下建立了完善的地面观测网络和观测资料交换系统,每天可获取10000个天气报及5000个机场报站点观测。开展地面观测资料在全球数值模式中的同化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然而,地面观测资料在全球数值预报业务中的同
近期气候预测,特别是未来2-5年平均气候展望是国际热点问题,中国尤为关注东部夏季未来2-5年平均降水型预测。目前初始化观测资料的近期气候预测系统对降水的回报能力仍有限,急需在准确评估模式回报能力基础上,后处理改进模式预测效果。为此本文探究了多模式集成、动力-统计相似误差订正理论改进中国东部夏季未来2-5年平均降水雨型的释用物理基础,针对释用方案中模式回报性能评估及其权重计算、相似因子度量多采用点对
欧亚大陆作为全球面积最大的陆地,其表层热力异常对区域大气环流的变异及东亚气候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区域尺度上对欧亚非均匀增暖进行检测归因,定量分析不同外部强迫和内部变率对欧亚增暖的贡献仍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基于多套观测资料和CMIP6最新模式数据,利用最优指纹法对影响欧亚大陆增暖关键区的外部强迫进行检测归因,借助动力调整方法分离大气环流的动力作用和辐射强迫的热力作用,研究内部变率对
全球陆地季风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季风降水影响了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过去受到观测手段的限制,对全球陆地季风区云-辐射的特征与模拟很难进行整体,客观的研究。卫星产品的出现为研究云特征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围绕全球季风区云与辐射的特征,首先分析了不同卫星产品中全球季风区云-辐射的特征,后基于此部分的结论,进一步评估了模式,尤其是CMIP6中的新版本模式对云-辐射的模拟性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