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热解挥发分催化转化生成BTEXN的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aly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煤热解过程中,依煤质不同会产生一定数量的BTEXN(苯、甲苯、乙基苯、二甲苯、萘)。这些物质在生产、贮存和运送过程中容易释放,造成环境的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甚至危及到人类的健康。同时,BTEXN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塑料以及合成纤维的生产中。因此从煤焦油中富集并且提取BTEXN等高附加值化学品对环境污染控制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本实验选用H ZSM-5和经Mo、 Ni改性的HZSM-5作为催化剂,利用热解-气质联用仪(Py-GC/MS)作为分析手段,考察了催化剂对煤热解挥发分的催化作用,通过对比催化前后BTEXN的生成和分布规律,获得锡盟褐煤热解挥发分催化转化生成BTEXN最适宜的催化剂种类以及达到BTEXN生产量最大的操作条件,同时,考察了该催化剂对于其他煤阶煤的适应性。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随着锡盟褐煤热解温度从500℃升高到1000℃,BTEXN生成量不断增加。在热解前期,由于煤主要发生裂解反应,因此BTEXN总量增加幅度较大,而在热解后期,缩聚反应开始发生,使得BTEXN总量增加缓慢。BTEXN总量增幅最大温度区间为600-800℃。在相同温度下,褐煤热解生成BTEXN数量低于烟煤(平朔和汾西煤),高于无烟煤(晋城煤)。(2)锡盟煤热解挥发分经HZSM-5催化后,生成BTEXN的最佳催化温度为700℃,锡盟煤与催化剂的最佳质量比为1:0.6。在该条件下BTEXN总量相比原煤热解时增加了3倍。这是由于HZSM-5分子筛具有特殊孔道和酸性位,使得煤热解挥发分产物在经过HZSM-5作用后发生催化裂化、烯烃烷烃的芳构化以及酚类化合物脱羟基反应,从而生成了较多的BTEXN。(3)在700℃下,5%Mo/HZSM-5和5%Ni/HZSM-5均对挥发分产物转化为BTEXN有较强催化作用。锡盟煤热解挥发分产物经以上两种催化剂作用后BTEXN,总量分别增加了3.8倍和3.6倍。由于Mo/HZSM-5具有催化裂化、烯烃烷烃芳构化,酚类的脱羟基作用以及甲烷芳构化作用,Mo/HZSM-5有利于BTEXN各组分的生成,尤其是苯和甲苯的生成量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5.3倍和3.7倍。而Ni/HZSM-5强化了酚类的脱羟基反应,芳香侧链的裂化以及烯烃烷烃的芳构化作用,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对苯和萘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分别使这两种化合物增加了9倍和8.4倍。(4)在700℃下,5%Mo/HZSM-5 和 5%Ni/HZSM-5对不同煤种热解挥发分产物中BTEXN的生成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煤阶煤热解挥发分产物经5%Mo/HZSM-5和5%Ni/HZSM-5催化后,褐煤生成的BTEXN总量高于年轻烟煤,并接近于年老烟煤,煤热解挥发分的催化转化是提高褐煤BTEXN产量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区域交通可达性演变是其空间格局变化的基础。文中基于对作为西部大开发门户的陕西省公路交通发展特征分析基础上,采用可达性以及可达性系数对陕西省公路交通的不同阶段进行
<正>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为研究煤嵌布结构模型中有关大分子组分和中型分子组分所构成的骨架结构的平均分子特征,以童亭煤全组分族分离所得重质组、疏中质组、密中质组和轻质组为对象,通过四级溶剂分
随着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燃气已经成为我们的主要工业能源。燃料与空气的快速混合是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关键。这就需要对射流的流动状态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控制燃气射流的混合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由于意识到先验自由的实在性不能从一个思辨理性设想的理知世界获取,康德于是先肯定道德律令的存在,再以此出发去设定自由。康德直接肯定道德律的客观
探讨了当前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中出现的哲学、分支体系、理论、方法论、研究方向和高等教育等6方面问题,并从中国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角度,分别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哲学、学科
儿童是课程的享用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满足成长需要: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将"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和"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两个重要主张,追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针,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