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测量肝动静脉渡越时间及超声弹性成像的声脉冲辐射力技术测量剪切波速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病患者及22例正常受试者经外周静脉团注0.6ml超声造影剂声诺维,采用目测法和Sonoliver软件曲线法测定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VTT);21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病患者及20例正常受试者在左侧卧位条件下进行肝脏剪切波速(SWV)测定,剪切波速测量取样位置与穿刺部位尽量一致;83例肝病患者及5例正常者同时接受两种方式检查;本研究中所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病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各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目测法和Sonoliver软件曲线法测定的HAVTT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目测法影响因素少,成功率较高。2.慢性乙型肝炎肝病组病例的HAVTT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呈逐渐缩短趋势,其中S2与S3亚组间HAV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各相邻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HAVTT测值在无纤维化组、肝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HAVTT1≤8s、HAVTT2≤10s作为肝硬化诊断的参考阈值,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7%、73.3%、87.2%和81.6%、76.8%、87.6%;以HAVTT1≥11s、HAVTT2≥13s作为肝脏无纤维化诊断的参考阈值,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3%、82.6%、88.3%和84.4%、80.0%、89.6%;以HAVTT1:(8.1~10.9)s和HAVTT2:(10.1~12.9)s作为肝纤维化诊断的参考阈值,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9%、70.0%、85.0%和88.9%、80.8%、89.1%。3.慢性乙型肝炎肝病组病例的SWV测值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各纤维化分期之间差异显著(P=0.000)。运用ROC曲线方法得到≥S1、≥S2、≥S3和=S4的SWV参考阈值分别为1.43m/s、1.78m/s、2.15m/s和2.45m/s,其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933、0.890、0.925和0.872。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5.3%、90.6%、87.1%和89.1%;特异性分别为87.5%、90.1%、82.8%和87.4%;准确性分别为89.4%、84.6%、88.1%和83.2%。4.肝脏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脂肪变性分级分别与SWV测值之间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病患者SWV测值与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之间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3(P=0.000)和0.496(P=0.001),与脂肪变性分级之间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为0.145(P=0.368)。肝脏SWV测值与纤维化分期之间呈高度正相关。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WV测值与纤维化分期之间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标准回归系数为β=0.664;而与炎症分级、脂肪变性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5.本研究第三部分所得HAVTT、SWV参考阈值与第一、二部分一致(P>0.05)。以本文第一、第二部分所得SWV、HAVTT1、HAVTT2参考阈值对第三部分病例进行评判,SWV、HAVTT1、HAVTT2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9.2%、72.3%、77.1%。SWV与HAVTT1、HAVTT2阈值诊断率经配对卡方检验,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0.007和0.041。结论:1.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两种技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方法可靠,测值稳定、重复性强。2.超声造影HAVTT可反映肝脏微循环的变化,有助于区分无纤维化肝、纤维化肝和肝硬化,尤其是S2、S3期肝纤维化的鉴别诊断。3.超声弹性成像SWV测值是直接反映肝脏质地硬度(弹性)的参数指标,能够反映出S分期各级别的弹性硬度变化差异,与超声造影相比能更有效的鉴别肝纤维化的程度,使用更方便、更无创,可作为评判肝纤维化程度及治疗疗效的一种新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