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临床医生的心理弹性,以及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三个方面的情况,以评估临床医生心理弹性状况,并研究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医院管理层提出关于促进临床医生心理弹性的合理化建议,为管理者加强临床医生心理弹性、抗压能力及在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广泛查阅心理弹性、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文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心理弹性量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四个量表为调查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400份。利用Epidata3.0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描述统计,对不同年龄、性别、职称等的临床医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等之间的关系用相关性分析,针对影响临床医生心理弹性的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心理弹性得分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该三甲医院临床医生心理弹性的平均得分为(66.35±12.36),略高于国内常模(65.4±13.9),其中,坚韧性的平均得分为(32.24±7.05),力量性的平均得分为(23.04±4.49),乐观性的平均得分为(10.07±2.40)。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临床医生在心理弹性及坚韧性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2.019,P<0.05);不同职称的临床医生在心理弹性及三个维度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64、4.700、3.463、4.170,P<0.05);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在心理弹性及力量性维度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7、2.657,P<0.05)且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科室与心理弹性及各维度相关。压力程度不同的临床医生在心理弹性总分及三个维度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22、3.937、7.439、6.411,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压力程度、科室及性别是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2.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得分情况:在本次调查的400名临床医生中,在心理健康及其维度方面,心理健康的平均得分为(7.29±2.32),自我肯定的平均得分为(4.64±1.56),焦虑的平均得分为(1.09±1.43),忧郁的平均得分为(1.56±0.90)。在社会支持及其维度方面,社会支持的平均得分为(38.07±8.19),客观支持的平均得分为(9.05±3.11),主观支持的平均得分为(21.02±5.44),支持利用度的平均得分为(8.00±1.97)。在应对方式及其维度方面,应对方式的平均得分为(37.51±7.88),积极应对的平均得分为(26.40±5.49),消极应对的平均得分为(11.11±4.94)。3.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关系研究:自我肯定与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忧郁、焦虑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均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消极应对与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及各维度间呈正相关。4.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的影响: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应对、自我肯定、应对方式及主观支持是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其中,积极应对、自我肯定及主观支持对临床医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是正向的,应对方式对临床医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是负向的。结论:整体而言,该医院的临床医生心理弹性水平优于全国成人常模,心理弹性整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医生的心理弹性得分与性别、科室以及职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其心理弹性水平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相关。因此,临床医生应理性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压力,医院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工作,缓解医生的心理负担,加大对临床医生的社会支持,加强对临床医生的人性化管理,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引导医生提高心理弹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