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苦楝丛枝病植原体株系的比较鉴定

来源 :云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2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序列(R16mF2/R16mRl、R16F2/R16R2)及核糖体蛋白基因(rp)通用引物序列(rpF1/rpR1),应用PCR技术对采自不同省份的苦楝丛枝病植原体进行检测,结果从两个植物上分别获得苦楝丛枝病植原体云南株系(CWB-YN)和贵州株系(CWB-GZh)。对这两个植原体株系的16S rRNA基因和核糖体蛋白基因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上述两个苦楝丛枝病植原体株系的16S rRNA片段及核糖体蛋白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均为1248 bp和1242 bp。通过16S rRNA及rp基因的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这两个株系间同源率分别达到99.4%和99.8%。苦楝丛枝病植原体云南株系与其它组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率进行比较,结果与16SrI-A组中的番茄巨芽病植原体(Tomato big bug,BB)、16SrI-B组中的西方翠菊黄化病植原体(Western aster yellow,SAY)和16SrI-C组中的三叶草变病植原体(Clover phyllody,CPh)同源率达最高,分别为98.5%、98.9%和98.0%,而与其它组的植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率均低于95%;苦楝丛枝病植原体贵州株系与16Sr I-A组的番茄巨芽病植原体(Tomato big bug,BB)、16Sr I-B组的西方翠菊黄化病植原体(Western aster yellow, SAY)和16SrI-C组中的三叶草变叶病植原体(Clover phyllody,CPh)的同源率达最高,分别为98.7%、99.1%和98.3%。进一步比较CWB-YN株系核糖体蛋白基因rps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结果与16S rI–B亚组的翠菊黄化病植原体(Aster yellows,AY)和长春花黄化病植原体(Periwinkle yellows,PY)的同源性最高,分别达98.1%和100%。CWB-GZh株系核糖体蛋白基因rps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率与16S rI–B亚组的AY和PY最高达98.1%和100%。基本确定了这两种植原体株系属于翠菊黄化组B亚组(16SrI-B,rp-B)。本研究同时还运用PCR-RFLP技术对上述两个植原体株系进行酶切图谱比较分类鉴定以及确定来源不同的苦楝丛枝病植株是否存在不同亚组的植原体株系复合侵染的现象,结果也表明这两个株系均属于翠菊黄化组B亚组,且采自不同省份的两个苦楝丛枝病植株没有植原体株系的复合侵染。
其他文献
目前页岩气井间压窜问题突出,严重干扰邻井生产。以威远页岩气示范区某区块为研究对象,根据压窜后母井生产特征,提出以母井产量恢复速度为核心的压窜影响程度量化评价指标,并
我国许多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当前,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等诸多困难。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建立顾客忠诚是现代零售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商店印象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重要影响,尤其当消费者面对零售商提供类似商品或服务的商店时,消费者通常会通过其心中的商
渤海LD5-2稠油油藏非均质性较强、岩石胶结强度较低,长期注水开发已经形成了优势通道。目前,单一调剖、调驱或驱油措施很难满足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要求,将调剖、调驱和驱油等
针对目前元坝气田汽提塔脱硫效率低、正压汽提技术表现出局限性、存在极大优化空间的现象,开展了负压汽提脱硫新工艺现场试验,并对汽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通过参
<正>一、组织单位主办: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承办:荷兰风景园林师协会(DSLA)二、竞赛主题因水而变,通向天堂之路
期刊
本文由导言和四章构成。首先,笔者在评述竞争政策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WTO框架下提出贸易与竞争政策议题的依据、竞争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以及WTO框架下贸
重庆市经济增长的80%是靠投资拉动形成的,投资在这个年轻直辖市的未来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对直辖以来重庆市投资的数量、质量及其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特别是定量分析投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