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六妹羊肚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6种除草剂、2种杀虫剂作为试验用农药,配制含不同农药不同浓度的培养基,记录羊肚菌生长过程中菌丝长度与干重,测定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糖、蛋白质含量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力。试验结果如下:(1)在农药各自的正常施用浓度时,草甘膦异丙胺盐(10m L/L)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弱,草甘膦原药(6g/L)与草甘膦铵盐(6g/L)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稍强,草甘膦钾盐(10m L/L)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草铵膦(6m L/L)与2甲4氯钠(5g/L)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啶虫脒(1m L/L)与阿维菌素(2.5m L/L)均会对羊肚菌菌丝的生长产生抑制,只是啶虫脒的抑制作用稍弱。(2)羊肚菌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其培养基内的糖随时间延长不断减少,蛋白质含量呈现先降低,后持平,最后增多的趋势。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加入不同农药后,发现菌丝对糖的利用量、蛋白质产量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变化与农药种类和浓度有关,结果表明,同样浓度条件下,草甘膦原药、草甘膦铵盐与草铵膦对菌丝生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试验选用的杀虫剂均会对菌丝生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啶虫脒造成的抑制作用较小。(3)显微镜观察可见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农药影响,形貌会发生变化,显示菌丝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进一步选取典型样品进行FTIR红外扫描分析,其图谱显示农药多与菌丝中碳链的双键基团发生反应,造成碳链长度与分支的变化,进而影响菌丝结构。综合以上结果分析,在羊肚菌菌丝生长时,如果有使用除草剂的必要,在试验选取的几种除草剂中使用草甘膦原药和草甘膦铵盐是较为稳妥的选择,其对菌丝生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但是原则上应尽量避免使用任何除草剂;2种杀虫剂对菌丝造成的抑制效果十分明显,如使用杀虫剂应慎重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