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经》不仅是一部伟大的西方宗教经典,也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西方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圣经》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进入中国,所以其最初翻译目的也以宗教传播为主,圣经在中国近现代的翻译和传播经历了从宗教首要价值到文学首要价值转变的过程。自1919年“和合本”面世以来,该版本一直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版本。时隔百年,“和合本”在很大程度上已无法满足现代读者的需要;更有诸多学者看到该版本的瑕疵,并着手重译《圣经》。进入21世纪初期,冯象作为非基督徒译者对《圣经》系列书卷进行了重译,自面世就引起普通读者及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讨论。此版本充分体现出诠释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诠释学最初用于解释《圣经》等宗教文本,经过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等人的发展,最终形成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该理论认为,理解即视域融合的过程,当文本的视域与读者的视域达到和谐状态,他的理解便完成了。这也说明,理解具有历史性。因而,译文不可避免地带有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印记。通过将译者身份(即视域)与译者《圣经》文本观进行对照,可以发现译者对原文进行解读和翻译总是带有特定目的与鲜明时代特色。因此合法的适度偏见应被历史所接受。这是新译本不同于前人译本的特性。 本文从译者身份和译者视域的角度,通过对比和例证的方法对冯象《摩西五经》的翻译策略做初步研究,来探究《圣经》重译现象。 本文共计三章。 第一章分析译者身份与诠释的多元性。教内和教外译者在宗教信仰和学术观念上差异很大:教内译者倾向于宗教性,教外译者倾向于文学性,而教内外合作则趋向于文化协商性。 第二章以译者文本观为研究对象,探讨视域对《圣经》翻译的影响。《圣经》是希伯来文化的代表,并且影响到西方社会的各个层面,从而成为西方文明的源泉之一。《圣经》是天主教与基督教的最高圣典,也是得到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由于译者对《圣经》文本观有不同偏重(即视域),因此不可能有唯一正确绝对的版本。 第三章探讨冯象《摩西五经》的翻译策略。本章节通过与国内流行译本相对照,分析其文学策略的应用,指出诠释学对《圣经》汉译的理论借鉴意义。 论文最后得出两点结论,其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其主体性(即视域)的影响,从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使得译文呈现风格迥异的特征;其二,诠释学对圣经重译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