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肺切除术后房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胸外科接受肺切除术362例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各因素对房颤组与非房颤组的影响差异,对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362例接受肺切除术且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中有52例术后并发房颤,发生率为14.36%。术后前3天发生房颤数占总发生数94.2%,并且年龄在60-70岁和70岁以上两亚组之间房颤时间分布无明显差异。对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心律失常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术前心电图检查、心脏射血分数、FEV1/FVC、PaO2、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手术入路、手术时长、心包内操作、术中输血、淋巴结清扫、病变良恶性这些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房颤与冠心病史,切除范围,手术入路,心包内操作相关(P<0.05)。   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人肺切除术后发生房颤的高峰时间为术后1-3天。60-70岁与70岁以上两组之间肺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率及高峰分布均无明显差别。60岁以上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率与冠心病史,切除范围,手术入路,心包内操作相关(P<0.05)。
其他文献
目的:未成熟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是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其保护的研究一直是新生儿学科关注热点。该实验通过构建早产儿WMD动物模型,探讨抑制HIF-1α、激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常见而棘手的妇科疾病,大约有10%-15%的育龄妇女患此病。由于目前尚缺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确切分子机制的了解,严重阻碍了该疾病有效预防和
目的:探讨儿童多发囊性肺疾病(Multiple cystic lung disease,MCLD)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思路,旨在于提高儿科医生对儿童MCLD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
在21世纪,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社会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处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秘书人员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仅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