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区为贵州省三岔河流域,该流域作为黔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供应水源之一,由于受多期构造活动的叠加作用、不同时期地层的广泛分布及新构造运动隆升,使得区域内地质条件复杂,含水层组类型、地下水类型及水文地质结构复杂多样,水循环及水岩作用过程迥异,多重含水介质发育,继承或改造了区域内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貌,加大了水质保护难度,制约水能的开发利用,地貌现象和成因成为解决问题的难点。基于此对地貌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地貌规律及成因,有利于揭示水流的理化性质等一系列水资源问题,能为三岔河流域区的水资源开发、农业、水库建设等提供地貌方面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本文以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1:5万的地质图及15m×15mDEM为数据源,以地貌的类型的划分和分区为基础,结合大量地质资料和调查资料,研究三岔河流域地貌空间分异规律。论文工作的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DEM提取高程、高程变异系数、坡度、起伏度、地表切割度、地表粗糙度,其中起伏度选择通过线性拟合得出最佳统计面积为2.6km~2,切割度最佳统计单元沿用本文起伏度最佳统计面积,通过分析地形因子的特征,分析三岔河流域地貌特征和规律。(2)以地形指标分析为基础,在对本区域整体把握的前提下,以探索地貌空间分异规律和地貌成因为目的。运用系统聚类的分析方法,选取地形特征(高程、坡度、面积率、曲率)的统计参数标准差、平均值六个地形指标统计参数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选取相关系数大于0.7的地形指标统计参数(高程标准差、曲率标准差、坡度平均值、面积率平均值)对作为本次分析参数,在邻域层面而不是像素层面对研究区进行地貌类型划分,同时结合本区域的地层岩性特征和野外调查资料进行调整将地貌划分为岩溶地貌(残丘波地、丘峰谷地、峰丛沟谷、峰丛洼地)和非岩溶地貌(浅切割山地、中等切割山地、深切割山地)共7类,分析七类地貌类型的特征。(3)以地形指标和地貌分类结果为基础,根据地貌分区原则,利用叠加分析的方法进行地貌分区,将研究区分为四个区(I区、II区、III区、IV区),分析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的成因及特征,以及地貌组合类型。在研究区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岔河流域地貌空间分异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