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描述决策问题中由于表述上的改变而导致偏好反转的现象。双加工理论对框架效应的解释是,人类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认知吝啬鬼”,常常喜欢走捷径,通过直觉系统进行加工,但此时往往加工是不充分的,容易受到框架的影响;而受意识控制的精细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则更多的投入了认知资源进行了充分的理性分析。认知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个体对于信息的加工程度,当认知资源丰富时,个体会倾向于精细加工系统,而认知资源不足时,个体便依赖于启发式。对于认知资源与决策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Simon说过决策即管理,日常生活中,人们处于一个多方面信息大爆炸时代,常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此时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认知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的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认知资源与框架效应的相关研究尚无统一结论,研究者做了大量实验来探究两者关系,部分研究者认为认知需求高的个体可以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来抵御框架效应;而部分研究者则认为高低认知需求与信息加工深度不同的个体在框架效应下的风险偏好没有差异。Simon认为之所以没有差异是因为未将其他的认知变量共同讨论如对于信息的加工深度。所以在本研究中从认知资源的两个维度——认知资源的倾向性(认知需求)与信息加工深度(认知资源投入度的多少)来展开讨论[1]。基于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对注意的衡量来反应认知资源投入对个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影响。研究目的:参考国内外认知需求与框架效应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对个体的认知资源投入的操控,来研究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对信息的注意是如何变化的。研究方法:1.通过认知需求量表来选取高低认知需求被试,通过眼动仪追踪被试在决策过程中信息的注意特点。2.通过口语分析技术,使被试的思考动机加深,即主动投入认知资源来完成决策任务,探讨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注意所受的影响。3.通过增加认知负荷任务,使被试的认知资源处于短缺状态,探讨对于认知任务无法投入足够的认知资源时,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信息注意的变化。研究结论:1.框架的呈现形式会影响决策者的注意,即决策者在负性框架下较正性框架有更多的注意。2.在深度信息加工时,认知资源投入度高,此时人们同样受框架效应的影响。而仅在负性框架下高低认知需求的不同对于注意才有影响。3.人们对于特定领域的问题会投入更多的注意,被试对于生命问题持保守态度,对于金钱与就业等持较为冒险的态度。通过口语报告资料也发现,注意资源的多少可能不能完全代表决策者的所有加工过程,对信息投入较少注意的被试同样也看到了概率与结果区域,同样也发现了框架效应的存在。4.认知资源投入不足时,且认知负荷大于自身的认知资源容量时,高低认知需求的决策者在框架效应下注意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