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性思维是具有合理性、反思性、建设性的思维,体现着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它既是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态度。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已经上升为核心目标之一。将语文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相融合,是现阶段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将批判性思维培养引入其阅读教学,既能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又能更好地实现其在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开拓和深化学生思维品质方面的重要价值。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在对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为依据,明确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融入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价值,从教材文言选文编排、选文内容的具体情况,分析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可行性,结合文言文教学的特点,提出思维培养的三条原则。第二部分为第二、三章。在对既有资料和教学实践情况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现状,并进行对应的具体原因分析。问题现状主要分为教学主体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教师文本思辨教学认识不足,限制学生“话语权”以及思维培养方式不佳,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过程思辨色彩不浓、教学内容偏于狭窄僵化。第三章的具体原因分析也由上述问题而起。第三部分为第四章,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和选文文本分析,笔者尝试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探究:教学主体改变认知,注重思辨。采用互动“教学”,同时要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素养;课堂教学问题驱动,引导思辨。结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促进文本多维价值的发掘,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教学内容整合拓展,深化思辨。通过对比联系,有机整合文本。引入“原典阅读”,针对选文进行探究性拓展,以此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希望本文的撰写研究能为高中文言文批判性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