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王肃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三国魏王肃的《孔子家语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纵向对比考察了王肃注的注释特色、释义特点,并对王注中的部分词语进行了考释校勘。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概述王肃及王肃注的研究情况。通过对历来《孔子家语》真伪问题大讨论的回顾、现代人对王肃与《孔子家语》关系的新界定及对王肃《孔子家语注》的研究情况,说明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王肃《孔子家语注》的原因。 第二章,说明王肃《孔子家语注》的语词特点及研究价值。从新词新义的大量涌现、复音词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及准确揭示词语的含义三个方面来说明王肃《孔子家语注》的语词特点及词汇训诂学价值;从对後世注释学的影响及进一步补充完善辑佚类古书两个方面来说明王肃《孔子家语注》的文献学价值。 第三章,纵向比较来揭示王肃注释的特色。通过王肃注与郑玄注、杨惊注之比较,可以看出王肃注行文简洁、训释方式简明、名物训诂与阐发义理并重及词汇系统进一步丰富等特色。 第四章,采用穷尽式的研究方式来分析王肃《孔子家语注》的释义方式。释义在王注中所占比重最大,王注中释义主要分为解释词义和串讲文义两大部分。在解释词义这种释义方式中,本章主要论述了以单释单及以双释双两种释义方式。在串讲文义这种释义方式中,分为单纯疏通文义、疏通文义中暗含释词及疏通文义与解释词义交融在一起等三类进行阐释。 第五章,校勘王肃《孔子家语注》中的部分词语。主要依据敦煌写本、毛晋本及文义对王肃《孔子家语注》的部分词语进行校勘。
其他文献
《韩诗外传》是西汉三家诗中惟一流传至今的作品,在诗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此书之中包含众多小故事,且内容深厚,人物鲜明,具有一定的叙事文学价值。但时下学界
刘鹗,字铁云,号鸿都百炼生,1857年(咸丰七年)诞生在江苏六合,1909年(宣统元年)卒于新疆迪化,享年52年,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知识的介绍均有所贡献的小说家、诗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站在大艺术的立场上,旨在以一种跨艺术门类的思维方式,通过梳理文学与音乐的共时性与历时性上的共性关系,把握两者作为艺术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进而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