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检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浆内皮素含量,探讨创伤性脑水肿发生机制;2观察丹参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起效机制。材料与方法:将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15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香丹注射液治疗。香丹注射液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静脉滴注,1/日。每位病人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周及2周分别采取肱静脉血,以非平衡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含量,检测试验组病人的血压。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天、1周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治疗后72小时、一周行腰椎穿刺术检测颅内压力,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各组病人血浆ET含量1.1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前血浆内皮素含量均明显增加,与正常参考值(50.8±7.58pg/m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血浆内皮素值48小时达高峰;1.2对照组、试验组治疗一周时血浆内皮素含量较前72小时明显降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周时两组血浆内皮素含量均接近正常;1.3试验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4试验组血管内皮素在治疗48小时内持续下降,72小时稍有反弹,后再次明显下降。2各组病人6CS评分治疗72小时、一周时对照组GCS评分与试验组比较明显升高,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治疗一周较72小时变化明显,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病人血压测定试验组治疗后血压分别与治疗前比较稍有降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_收>0.217,P_舒>0.199)。4两组病人颅内压测定试验组腰穿压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一周时丹参组颅内压力接近正常。结论:1.病人血浆内皮素含量与创伤性脑水肿发生机制密切相关。2.对照组血浆内皮素值48小时达高峰,表明内皮素是参与前48小时颅脑损伤病理过程的重要内源性致伤因子。测量血浆内皮素可作为评价颅脑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3.试验组及对照组药物对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均有效。试验组能够明显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并推迟其高峰出现的时间。4.试验组能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力,提高患者的GCS评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应用丹参较单纯西药组更有效。5.丹参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具有临床治疗效果。丹参通过有效的抑制ET的产生和释放,降低血浆ET的水平,改善微循环的高粘滞状态,减轻颅脑损伤后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达到治疗效果。6.试验组对病人血压影响不明显。从丹参治疗后的影像学改变看,丹参不会增加急性脑外伤病人出血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