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市场退市制度经历着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是与国外退市制度相比,我国的退市制度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中,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下简称ST)机制作为退市制度的过渡形式,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退市制度作为市场监管体系的一部分,其运行需要建立在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上。那么目前我国ST公司在面临退市压力以及政府干预的情况下,重组行为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呢?本文结合退市压力和政府干预,深入考察ST公司的重组行为。文章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1)首先统计我国目前退市的公司以及摘帽的情况,再结合美国退市制度实施的现状,分析我国与美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实施效果的差异。同时发现,摘帽组公司与未摘帽组公司在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即未摘帽公司在戴帽前财务状况较摘帽公司更差。其次分析公司被ST的原因,以及各部分占的比例,侧面反映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在设计上的侧重点。(2)通过考察ST公司在特别处理期间进行的重组行为以及政府对其的干预,进一步考察公司得以摘帽的更深层的原因,考虑到2007年是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第一年,故本文分析公司在2007年前后的债务重组行为差异。(3)运用逻辑回归法,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公司摘帽,发现公司背景、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显著影响公司摘帽,但是市场化程度、总资产报酬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4)分析2005-2008年间的摘帽公司在摘帽后的绩效,发现公司在摘帽以后,盈利能力逐年下降,说明它们并没有真正实现自身盈利能力的提升,维持较好的业绩。(5)结合我国退市制度改革的大背景,选取2012年1月到8月间摘帽的50家公司的重组行为以及市场反应(股价)。结果发现,上半年有34家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在连续的20个交易日后,有31家公司股票价格下跌,说明投资者逐渐回归理性。
文章的价值体现在:1、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将ST公司分为摘帽组和未摘帽组,分析了其在戴帽前财务指标的差异,并考察它们在戴帽期间的重组行为。研究发现,摘帽公司比未摘帽公司更多的采取了资产收购、资产剥离等措施。2、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在考察ST公司摘帽的过程中,引入了市场化指数变量,丰富了对ST公司摘帽的研究。3、将2007年作为分水岭,分析2007年前后公司选择债务重组方式的特征。研究发现,公司在2007年前很少运用债务重组战略,但是2007年后,公司忙于债务重组行为的比例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