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佤族的造型艺术纹样是佤族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载体,其造型艺术纹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古崖画,也可在佤族地区的一些建筑、服饰中得到体现。本文以沧源佤族地区为研究范围,就目前现状来说,其造型艺术纹样在城镇景观中并不能够得到充分地运用,也体现不出具有佤族特色的地域性景观;从文献研究上看,国内针对有关佤族造型艺术纹样的相关研究甚少,其分类研究几乎为空白;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们更多的是“不问出处,仅观形式”地纯粹运用,缺少造型艺术纹样与佤族文化之间联系的具体分析,如此运用便很难与佤族地域文化相契合。本文研究以佤族造型艺术纹样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研究方法,得出以下成果:运用文献研究法,在研究前期做了大量的文献阅读,以了解佤族社会历史文化及现状,并针对其起源、人口分布、地理环境及历史遗迹作了相关阐述。笔者运用田野调查法,在深入阿佤山区近13个月的时间里,针对其建筑、服饰、宗教神话传说及生活生产工具等方面的纹样资源做了详尽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领域的手绘分析与研究,如建筑结构体系与构造技术、“鸡笼罩”的平立剖分析、谷仓房的布局形式及寨门分布等。按照纹样的题材,对佤族造型艺术纹样进行了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及其他纹样四种纹样的分类,并从调研中所获取的纹样资源中提取了与四种纹样分类相符合的纹样元素。运用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来分析佤族造型艺术纹样,并结合“形式美法则”中的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及多样统一,对佤族造型艺术纹样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将纹样以手绘、Phtotoshop、CAD等软件进行了构思与设计。最后通过司岗里大道的滨河景观设计的实例研究,结合佤族造型艺术纹样,并从植被绿化、硬质铺装、小品景观及景观建筑四个方面来创作了具有佤族地域性特色的景观设计。在进行设计时,应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综合佤族社会历史,进行深入的发掘。才能够不偏离民族地域性文化,使得设计出的景观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和美观性。重视对客观事物的三维表达,比如对纹样元素的立面、顶面分析。采用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可以很大程度上让纹样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佤族造型纹样运用于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其装饰性,更要综合功能、文化、舒适、安全、经济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