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的功能设计与形象设计对网络品牌的影响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caacmis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品牌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得到极大的关注。网络企业虽然投入巨资建设网络品牌,但对网络品牌的含义和其建设方法却知之甚少。本文在阐释网络品牌含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在网络市场这个前所未有的独特环境中如何建设网络品牌,并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虚拟体验影响他们对网络品牌的认知、情感和行动意向。本文的研究目标如下:(1)找出影响网站互动性和生动性的关键的网站功能设计和形象设计因素;(2)探讨网站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对消费者的虚拟体验的影响;(3)探讨虚拟体验对消费者的网络品牌态度的影响。 与传统品牌相比,网络品牌在展示、个性以及绩效皆呈现出独特性(Sandeep Dayal et al,2000):网络的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工具使企业可以生动形象以及全方位地展示自己,传统的媒体中只有成本高昂的影视媒体的效果可以与之媲美,其余的媒体只能提供静态、片面的品牌展示;网络品牌强调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顾客的个性化,而传统品牌的个性化强调的是品牌自身的个性化,是与其它品牌相比而形成的差异;由于消费者利用网络获得的信息可以对网络品牌的绩效进行综合、客观和精确的评价,所以网络品牌的绩效表现是全面、理性和精确的,而传统的品牌绩效表现则主要依靠广告轰炸,因而是片面的、感性的和模糊的。 网络品牌的独特性使得虚拟体验(telepresence)成为建设网络品牌的重要方式。虚拟体验指个体在由沟通媒体创造的环境中的体验(Steuer,1992),有两个重要因素影响消费者在网站感知的虚拟体验的程度——网站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它们都需要通过网站的设计因素加以体现。本文在Coupland.et.al(2003)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网站生动性和互动性的五个网站设计因素:网站的反应速度、网站的描述性、网站的可控性以及网站提供的信息的质量和网站的多媒体演示,并分别研究它们对虚拟体验的影响。 虚拟体验提供一个媒体环境,消费者在其中通过体验获得信息,并通过所拥有的品牌知识形成品牌态度(Klein,2001),本文根据“顾客导向的品牌资产理论”(Keller,1998),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情感(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倾向)和意向(消费者针对品牌所采取的行动倾向)三个方面研究虚拟体验对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产生的影响。 本文以目标导向型消费者为研究对象,以半控制性实验的形式要求他们在指定的三个网站之一进行虚拟的购买—在电脑网站购买一台式电脑,然后独立填写问卷。研究发现网站的可控性和信息质量对消费者感知的虚拟体验有显著的影响,反应速度、描述性和多媒体演示并没有如期望地那样对虚拟体验产生积极显著的影响;虚拟体验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网络品牌的认知、情感和意向。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各个行业中对于信息数字化与科技化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在企业的财会工作领域当中对于存货计价及核算的要求也就随之升高。存货流转作为企业资
本文着重从介绍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征信管理的做法入手,客观地分析了我国个人征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了五点启示,为决策提供参考.
肝癌起源于成熟肝细胞去分化或肝干细胞成熟受阻一直存在争议。肝干细胞存在于成年肝脏Hering管或胚肝,肝干细胞的增值与慢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肝癌与肝干细胞有许多
概述了积极保护生态、建设美丽中国、保护土壤洁沃、促进永续发展的重要性。重点叙述了当前土壤洁沃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即广泛关注的土壤酸化问题和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
烟草行业专卖专营垂直管理的经营体制,要求总公司对全行业人、财、物做到统一管理,对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配置,本文针对烟草行业财务信息系统及数据两级部署条件下给总公司层
目的探讨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亚型分布特点及HPV-DNA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在宫颈癌防治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分型技术检测21种HPV亚型,
近年来,物流配送作为“第三方利润的源泉”受到国内各行业的极大重视并得到了较大发展,大量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纷纷建立起配送中心向商品流通的高效率化发起挑战,与此
骨关节炎(O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与关节软骨完整性受损有关的临床体征的一组症候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危害老年人健康,并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着世界及我国社会人
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下一步发展的重要领域,城镇化理论的研究涉及人口学、地域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本研究在传统城镇化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新型城镇化概念进行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