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药物成瘾的相关研究早已是一个世界性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对此高度关注,长期的药物滥用会产生严重的身心问题。可卡因作为全球范围内使用较为广泛的毒品之一,研究其机制并运用于可卡因成瘾治疗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神经免疫引起的炎症反应与许多的精神疾病都有关系,同样在可卡因成瘾的研究中神经免疫假说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神经免疫作用的细胞,会对体内受损细胞产生吞噬作用,同时,会分泌多种神经免疫因子参与免疫反应。PLX5622是一种巨噬细胞群落刺激因子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可以将小鼠脑内的小胶质细胞高效率的清除。研究方法: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清除小胶质细胞的小鼠可卡因成瘾的情况,通过是否喂食含有PLX5622药物的鼠粮将实验小鼠分为两种喂食方式:对照鼠粮、PLX5622药物鼠粮。采用条件性位置偏好与药物行为敏化的经典药物成瘾行为范式以及新异物体识别的记忆行为测量范式。结果:在条件性位置偏好实验中,可卡因成瘾形成阶段,对照鼠粮组的小鼠与PLX5622鼠粮组小鼠之间并无差异(p=0.53),成瘾消退与唤醒阶段对照鼠粮组小鼠与PLX5622鼠粮组小鼠也并无差异(p=0.50;p=0.75)。在另一项可卡因成瘾的行为敏化实验中,连续注射可卡因5天后,两组不同喂食处理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的敏化行为差异显著(F=4.74,p=0.04),但对照鼠粮组小鼠的可卡因成瘾情况与另两组不同喂食情况组的小鼠并无差异。本研究通过新异物体识别探究小胶质细胞在非空间记忆方面的影响,对照鼠粮组小鼠在后测时对新异物体花费了更多的识别时间(t=-3.70,p=0.01),而清除小胶质细胞的PLX5622组的小鼠(t=0.85,p=0.43)却不能表现出正常识别新异物体的情况,随后的电生理实验证实对照鼠粮组小鼠的海马CA3-CA1通路的长时程增强作用显著地高于其它PLX5622处理后的小鼠(t=46.45,p<0.01)。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清除脑内小胶质细胞而造成的神经免疫缺损对小鼠可卡因成瘾并无影响,但清除小胶质细胞会对小鼠的新异物体识别功能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