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每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世界上所有的地区都在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考验。各国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致力于构建老年福利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由社会全体共同承担护理责任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护理需求和家庭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了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并驾齐驱的重要的老年福利制度。日本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率最高的国家,2000年正式施行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继德国后采用社会保险方式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在2016年发布了 15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2019年将扩大试点地区范围写入政府工作任务,不断探索企图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本文立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设计,在明确其制度设计背景及过程的基础上,利用Gilbert.Terrel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从分配基础、分配内容、输送系统、财务模式4个方面对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内容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其意义、问题及改革进行了考察。参照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的经验,在整理了各地关于开展试点工作的制度设计情况后,探讨了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具体构建。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在老龄化和护理问题的加剧、财政困难和税制改革、原有福利制度与医疗制度存在不足的背景下建立,其制度设计的过程中,资金来源方式和现金给付的采纳问题是主要争论的焦点。其次,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设计具有保险制度扎根于地方、参保对象的范围体现社会连带和代际支持、实物给付以服务为基本、服务提供私营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等特点。尽管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变革了老人福利制度,促进了区域振兴;扩大了护理市场,增加了雇用就业机会;还应对了护理需求的增加,但是同时因为也存在制度繁琐、费用负担增加、护理人员不足、地区间具有差异等问题,日本在减轻护理相关文书处理的负担、改革使用者负担结构、改善护理现场的工作环境、提倡使用“可视化”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然而,中国试点地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中,存在核心内容不统一、过度依赖医疗保险的问题。因此,借鉴参考日本的制度设计特点及其改革方向,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中需要注意统一性和简洁性、参保对象及给付对象范围的扩大、控制现金给付、服务供给体系的主体多样化及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结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