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医词汇训诂对于深入理解中医文献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词汇的训诂工作已具备相当规模,但是相应的训诂研究还相对很少,主要还只是在训诂工作的基础上顺带提到,这有待自觉地深入系统地整理研究,以更有效地指导中医词汇训诂工作。《通雅》作为一部训诂学专著,是方以智篇幅最长的一部巨著,对比传统训诂学专著,该书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重视词义的考证工作,为明代考据学集大成之作。书中收录了大量医学词汇,相应的训诂材料丰富,考据精详,内容广博,对于当前较为薄弱的中医词汇训诂研究工作有巨大的材料价值。目的一者总结方以智《通雅》医学词汇训诂的特点、成就和局限,为训诂史提供材料;二者厘清训诂工作所基于的语言学、文字学等相关交叉学科概念,为中医训诂学理论发展提供概念基础;三者结合当代词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探析具体中医词汇训诂现象后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依据,为当代中医词汇训诂工作和训诂研究提供认知启发和实践指导。材料本研究就其材料整理工作,设立“词条”为基本单位。“词条”统计工作以《通雅》正文二十四门为基本材料。《通雅》医学词汇训诂材料中,医学词条数为382条,被训释词数为791个。因选词标准的差异,分本草词条和非本草词条两部分。本草词条数量为295条,以被训释词为单位统计,本草名物词总数为617个;非本草词条数量为87条,以被训释词为单位统计,单词总数为174个。方法理论分析法:应用训诂学科理论对训诂材料进行科学地分析,总结训诂材料中的不同训诂专题。统计归纳法:对于不同训诂专题的相关材料进行穷尽地统计和归纳,总结各个专题的内容和特点。例举分析法:对于训诂材料中的专题分类,通过列举典型例证的方法进行具体陈述和分析证明。现象分析法:观察、提取训诂工作中的特殊现象,借助词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进行分析探究。结果1 训释研究被训释词研究:对于被训释词概貌,从内容来看,本草名物词最多,其次是人体名物词和疾病类词汇;从使用范围来看,一般词汇较多;从分布状况看,词汇之间缺乏医学理论的系统性。对于相关词类聚,分析其类聚单位和类聚系统可知,对于本草名物词丰富繁杂的经验意义,方氏借助事物属性或同体关系等相关性,以被训释词为原点系联比对相关词,辨其异同,达到在同类相关事物的聚合中区别特征、系统认知的目的。训释语研究:训释分为本草类和非本草类训释。本草类训释语,按训释对象分为名物训释和物名训释:名物训释按训释方式分为直训和义界;物名训释又分为异名训释和名义训释。非本草类训释语按训释对象分为单纯词义训释和多角度词义训释:单纯词义训释又分为直训和义界;多角度词义训释分为字用角度训释和造词角度训释。2 考证研究考证方法研究:考证方法首先分为文献考证和实地考察。文献考证分为形义关系、音义关系、义义关系三个方面,其中形义关系类又可分为以形索义和通异形,音义关系类又可分为推源系源和破通假,义义关系类又可分为引申推义、析词审义、文献佐证和据古训。考证现象研究:中医词汇的隐喻认知模式决定了中医词义的特点,进一步地决定了考证词义方法,形成了以上的考证现象。结论1 训释研究被训释词研究:在《通雅》医学词汇训诂工作中,词的类聚工作,对于从单个语词着眼来训释词义,是一种重要的补充。训释语研究:其训释对象多样,主要以客观词义为基础,同时兼顾词源、名义等;其训释方式是以直训为主,义界为辅,而义界又以定义式为主,描述式和说明式为辅;其训释用语的使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未形成严谨的用语使用规则。2 考证研究考证工作价值:主要可归因于两种精神:怀疑精神和实证精神。怀疑精神贯穿方氏词义考证工作的始末,实证精神主要落实在所依材料和考证方法两个方面。考证工作局限:主要可分为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不足。形式方面主要表现为引文形式随意,论证形式随意。内容方面,虽然方氏强调实证精神并尽力落实,但在罗列证据、依理论证上仍不免有欠周密之处。考证现象研究:首先,在训诂工作中,认知模式的不同带来的医学词义演变,因此能在形式上揭示该词的认知模式,在当前训诂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训诂研究中,可以尝试借助词义学、认知科学等当代学科理论作为工具,深入词义内部和认知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导致词义不明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训释考证方法,以更明确地指导我们认识并继承发展传统训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