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荚相思子代测定及苗期抗寒性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a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钦州钦廉林场厚荚相思实生种子园母树的半同胞子代进行了遗传测定,并调查了2008年特大寒害对其子代生长的影响,同时探索了厚荚相思子代不同家系苗期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及其抗寒性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厚荚相思家系种子性状差异较大,种子性状与家系苗期生长无相关性;各家系在苗期的生长性状如苗高、地径、一级侧根数、地上部分鲜(干)重、地下部分鲜(干)重等指标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通过苗高及地径选择,选出苗期生长良好的9、15、24、13、39、40和43号家系,这7个家系具有良好的遗传增益,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3.1%和1.8%。   2.大塘试点和钦州试点的子代林测定表明:两试点厚荚相思子代生长差异极显著,而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两试点子代树高与地径在表型、遗传和环境上显著相关;利用家系育种值对厚荚相思家系进行家系选择,选出的优良家系具有较好的生长表现。   3.寒害调查表明:2008年大塘点寒害程度比钦州点严重,根据平均寒害级选出抗寒性较强的10、11和34号家系:寒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以及不同家系间本身的遗传差异。   4.厚荚相思抗寒性实验表明:随着温度下降,电导率持续上升,可溶性糖逐渐增加,POD、SOD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随着胁迫加深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温度下降过程中各指标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7个生理生化指标对厚荚相思的抗寒性具有评价作用,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可初步评选厚荚相思抗寒性较强的家系。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