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农村,有一类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我们称之为“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我国户籍管理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过程中产生。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数量急剧攀升。不计其数的农村劳动力如潮水般涌向城市,留下的却是成千上万农村留守儿童孤单的身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自其产生以来,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在当前我国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的背景下,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对该问题的研究。然而在大量的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成果中,鲜有对其道德情感问题的研究。如今,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总量不断扩大,对该群体的道德情感问题研究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揭示和消解其道德情感问题,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他们的亲社会情感及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也有利于民族未来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培育研究涉及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培育等多个概念,并且,它与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相关,是一项复合型的课题。在界定这三个概念的基础上,笔者探索了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道德情感培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情感德育理论、关怀伦理理论和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对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的探究,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顺县保坪村的农村留守儿童为主要调研对象,以当地的农村非留守儿童、教师、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为辅助调研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得出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情感上主要缺乏“安全感与信任感、自尊感与自信感、体谅感与关爱感、同情感与责任感”的结论。这些道德情感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如若缺失会影响其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的问题由多个原因造成,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同时“父母及监护人监护责任的缺失、学校对道德情感教育的忽视和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关怀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也促使了这些问题的产生。为了有效地培育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我们需要科学、理性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培育的维度和途径。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培育应包含内容和能力两个维度,并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辅助、社会支持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的培育途径。笔者希望能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使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得到良好培育,并有效促进其道德情感问题的解决,最终使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