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跖筋膜异常改变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底跖筋膜(PF)的形态学异常及弹性异常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5例T2DM患者根据患糖尿病病程,分为2组:C组(病程>10年)31例;B组(病程≤10年)34例;另选同期3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A组)。分别应用高频超声观察正常人和不同病程T2DM患者跖筋膜的内部回声和与周围组织的分界,同时测量跖筋膜距离跟骨结节插入点1cm(PF1)处及2cm(PF2)处跖筋膜的厚度;以PF1、PF2点为中点,分别取长约1cm的矩形区域分别为PF1区、PF2区为感兴趣区域,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将跖筋膜PF1区和PF2区的弹性分别分为1、2、3级,并记录正常人和不同病程T2DM患者跖筋膜各级筋膜频数。结果:A组正常人跖筋膜二维纵切面呈一较薄的条带状高回声,内可见均匀的短平行线样条状高回声,筋膜的上、下边缘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T2DM患者B、C组与A组比较,跖筋膜发生异常改变比率增加,T2DM患者跖筋膜更易出现回声减低,内回声不均匀,短平行线样高回声显示不清,筋膜的上、下边缘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C组大于A组、B组大于A组、C组大于B组(P均<0.05);T2DM患者B、C组与A组比较,跖筋膜厚度增加,C组PF1大于A组、B组PF1大于A组、C组PF1大于B组(P均<0.05);C组PF2厚度大于A组(P<0.05);B组PF2厚度大于A组、C组PF2厚度大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F1区弹性分级频数比较:1级弹性频数:C组大于A组、B组大于A组(P均<0.05),C组大于B组(P<0.05);2、3级弹性频数:B组小于A组、C组小于A组(P均<0.05),C组小于B组(P<0.05)。PF2区弹性分级频数比较:B、C组1、2级弹性频数较A组增加,3级弹性频数较A组减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有效评价跖筋膜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跖筋膜二维形态学变化,能发现T2DM患者跖筋膜随病程延长,跖筋膜回声减低、不均匀,失去正常形态,筋膜的上、下边缘与周围界限不清,厚度增加等异常改变。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可提示组织弹性及硬度的影像学技术,能够发现T2DM患者足底跖筋膜的弹性的异常改变,使临床中对不同病程T2DM患者跖筋膜的机械性能有了进一步了解。因此,将高频超声与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起来,可及早发现T2DM患者足底跖筋膜的二维及弹性异常变化,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跖筋膜病变提供客观依据,对T2DM患者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VEGF-C和COX2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体外培养生长活跃的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C57BL小鼠左腹股沟区皮下,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