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是资金、技术、资源密集型产业,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钢铁行业已进入微利运行的新常态,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困难,部分钢铁企业甚至处于亏损状态,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一定影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员工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释放员工创新潜力,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已成为钢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邯钢作为河北省装备档次最高、产品结构最全、品种质量最优的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优质板材和优质型棒材生产研发基地,是河北省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邯钢创造了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主要内容的“邯钢经验”,成为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典型代表。目前,邯钢共有基层专业技术人员3000多名,员工思想观念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吃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进一步提升。本文结合邯钢实际,以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等激励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查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分析邯钢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结构和特点,以实现“人力资源最优化、职工创新潜能最大化”为目标,从薪酬激励、绩效考评、培训激励、职业发展规划、精神激励等五个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设计。在薪酬激励方面,设计员工岗位成长工资机制;在员工绩效考评方面,实施量化考核、突出岗位关键绩效指标,同时兼顾其他指标;在培训激励方面,针对员工不同层次需求,进行针对性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在职业发展规划方面,打通员工晋升通道,促进员工岗位成才;在精神激励方面,适应时代要求,进一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五个激励的系统运用,调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促进公司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