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s,TCs)是一种具有强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系统,由其引发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都会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构成巨大威胁。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TCs造成的影响呈大幅度增强趋势。鉴于此,分析TCs的活动规律,评估其影响,对于城市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1949~2013年的西北太平洋(WNP)TCs为研究对象,开展WNP TCs类别特征及其潜在影响评估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展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WNP TCs路径分类研究,并分析各类及总体WNP TCs的生成位置与路径特征。结果表明:(1)WNP TCs路径可分为直行路径(包括Ⅰ类和Ⅱ类,占60%)和转向路径(包括Ⅲ类、Ⅳ类和Ⅴ类)。(2)直行路径多数登陆中国沿海及菲律宾中北部地区;转向路径的转向位置集中于(120°E~170°E,10°N~30°N)范围,多数登陆朝鲜半岛和日本一带。(3)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对WNP TCs的生成位置及路径形状存在影响。第二,分析各类及总体WNP TCs的时空特征,以及ENSO事件的影响。研究表明WNP TCs具有以下特征:(1)活跃期集中于7~10月(占68.88%),8月达到高峰(7.34个/月)。(2)年均频数(33.2个)呈减少趋势,90年代后减少趋势尤为明显;Ⅰ类的年均频数(15.5个)最多。(3)年均强度(35.41m/s)呈减弱趋势,80年代前呈明显的减弱趋势,之后趋于稳定(34.25m/s);Ⅱ类的年均强度(53.52m/s)最大。(4)年均生命史(6.57d)呈现先增后减的小幅度变化趋势,80年代至21世纪前达到最大(6.67d);各类WNP TCs的生命史分布与强度分布具有一致性。总体而言,ENSO事件对WNP TCs的时空变化特征存在影响。第三,开展基于能量耗散指数(PDI)的WNP TCs潜在影响评估研究。该评估方法以精度为2°×2°的经纬度网格划分研究区域,提出总体WNP TCs单个网格中累计的网格年代际能量耗散指数、网格年代际路径定位时次和相应的网格年代际路径比较定位时次三个参数,建立WNP TCs的六个潜在影响等级(即特高、高、中高、中、中低和低)。研究表明:(1)WNP TCs在(100°E~140°E,6°N~30°N)范围为中级及其以上潜在影响等级,影响程度最大;中国华南及华东地区以中低和低潜在影响等级为主,且华东地区的潜在影响等级呈增强趋势。(2)Ⅰ类和Ⅱ类WNP TCs的影响程度呈减弱趋势;Ⅱ类和Ⅳ类的影响范围向低纬度和WNP东部发展,Ⅴ类的影响范围呈现向WNP东部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