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传统的教育和教育心理学所阐述的智育目标强调了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形成,没有明确地把认知策略的获得作为教学的一个教育目标,原因之一是心理学对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对什么是策略行为和什么不是策略性行为存在广泛的争论。当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习,也即要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这里便涉及认知策略的学习和教学问题。对认知策略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的热门课题。探索物理问题解决的认知策略,是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我们一般采用两种基本的解题策略:根据问题结构提出的一般性指导方法,安德森称之为“弱方法”;涉及特殊领域知识的针对性方法,称之为“强方法”。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效地掌握相当数量“强方法”的人被称为“专家”,其他掌握“强方法”较少并主要靠“弱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人就称为“新手”。物理习题的解答需要多个概念和定理的联合运用,如何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挑选出解答该习题的物理规律,这就需要有解题的策略或方法。研究发现,专家与新手在从认知结构中选择出解决问题需要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方式不同,也就是说专家与新手在解决同一问题时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不同,解题的效率也是不同的。面对一个新的初等物理学问题,新手采取人们在面临新问题时所采取的一般行为方式,从大量的搜索活动寻找解题办法。常用的是手段目的分析法即逆向推理的方式。专家则无需作大量的搜索工作,而会以一种相当自动化的方式,识别某个熟悉的问题图式,然后执行与这一图式相关的解题步骤,即正向推理的方式。与专家相比,所有新手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错误,主要有计算错误、公式错误、和思路阻断;专家倾向采用比例计算或嵌套计算的方法来解题,而新手大多采用逐步计算方式来解题。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多年,笔者深深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学习是主要就是规律学习和问题解决的综合。而学生对于利用一般策略和具体策略,解决结构良好的物理学科问题的能力有着明显的区别与不足。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一般策略和具体策略解决物理学科问题的能力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将学生由新手教育成为专家,是重大的课题。新手与专家之间的转化途径,是心理学研究的空白点,也是真正能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必须解决的问题。认知策略和有效教学理论都注重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师生间的交往,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管理。但是,大多数都是新课改实施以前的,真正体现我国新课程要求的论文较少,缺乏本土化,相关高中物理学科策略性知识教学的研究更少。策略性知识教学怎样才是有效的,有效教学如何才能在策略性知识教学中有效的激发学生思维,形成科学思辩能力,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课题以策略性知识教学为理论支撑点,结合本人作为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深入探讨高中物理课中的认知策略的学习和教学问题的理论。本文通过对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阐述,对物理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理论基础的分析,加深了对认知策略的学习和教学问题的理论研究。同时在物理学科教学与有效教学方法模块化理念整合的基础上,提出在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方法创设的理念,分析和探讨高中物理教师模块化教学有效创设的策略,对促进物理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