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对中西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进行细致的跨文化解读,分析作家色彩创作的意图及色彩词被赋予的文化内涵,阐释色彩词对读者接受,特别是异质文化下读者接受的具体影响,说明接受相关文学作品时,应观照“颜”外之意及其对文化的负载,以利读者掌握颜色词的应用规律,建立充分的文本“前理解”,提高驾驭色彩的能力及文化修养,推动具有艺术深度的文学接受。同时,本文为色彩词的文化翻译研究以及色彩词翻译对读者接受的影响的研究提供理想个案,考察译者处理文化负载词应采取的有效翻译解读策略,探讨如何在翻译中移植色彩词以有效干预读者接受,并以此借鉴性地探索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翻译原则与方法,指导色彩词文化翻译实践,从而使多元化的文学接受活动顺利进行,也无疑对不同民族之间文学的交流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绪论。“文学接受的过程是读者对某一作品阅读理解的过程。其中,既包括对作品某一个人物形象、艺术技巧、语言结构的认识,也包括对作品整体价值的把握与探寻。”作为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词也是影响文学接受的重要因素。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描绘的色彩世界。文学作品离不开色彩词,文学创作中,色彩词的作用是其他词语无法替代的。大量的色彩词描绘作品中人物所在的环境,刻画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命运,同时也负载着丰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者、译者、读者对色彩的理解不同,有效的读者接受,要求本身作为读者的译者,以及非译者读者,都应多角度准确、充分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词,不能忽视对具有文化气息的色彩词的观照,扫除潜在的解读盲区。本文采取跨文化、跨学科、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以中西文化下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大师鲁迅、哈代、马克·吐温的小说和译本为主要示例,以这些作家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的作品加译本为文本补充,分别从文学作品色彩的共性、文学作品色彩的文化差异、文学作品色彩的翻译三大方面,对文学色彩词对读者接受的干预进行研究。
第一章中西现代作家创作的文学色彩的共性观照。由于人类的共同直观感觉及某种相似的思维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形象色彩的感知及审美体验大体上是相同的。从对颜色的感受来说,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作家们对表达事物色彩(自然景色、人物肖像、环境布置、生活场面等)的基本颜色的概念、表达基本颜色概念时运用的修辞手段上都存有广泛的一致性。观照文学作品色彩的共性,易于读者在阅读源文化作品时接受其色彩运用风格,还原源文化作品意蕴,也将对读者色彩审美素养的提高,使读者敏锐领略异质文化中艺术形象色彩美的魅力,具有积极作用。
第二章中西现代文学作品色彩的文化差异与读者接受。随着历史文化的演变,汉英两种语言中很多颜色词已不单纯是代表颜色的物理属性或为颜色的指称,除了本身的基本意义,它们还负载着深广的象征意义,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从而具有了在特定文化中如颜色一样多彩而鲜明的语用意义。语用意义源于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为文化负载词——色彩词提供了最佳的语用环境。中外作家以本民族文化内涵驾驭色彩,赋予作品浓厚的“颜”外之意,耐人寻味,同时也增加了读者接受的深度与难度。文学作品中浓重的色彩意象,给中外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带来很大的障碍,尤其是目的语读者。对于读者来说,汉英色彩词内涵意义的解读与把握及相应能力的提高,对文学接受至关重要。
第三章中西现代文学作品色彩词的翻译与读者接受。汉英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的作用既有明显的共性,又存在着诸多差异。这就决定了文学接受过程的复杂性。尤其是目的语读者对源语作品的接受。这种情况下,专业译者及其采取的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及读者解读及翻译能力的提高,会发挥桥梁作用,有效干预文学接受,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同样或相近的感受和领悟。
结语。“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共鸣,是文学作品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只有通过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才能真正发挥认识、教育、审美之类的社会作用。”这段话正是笔者研究汉英文学作品色彩词的源动力,以期中外读者在文学作品阅读中,不受色彩词的羁绊,还原源文化意蕴,让更多的“阳春白雪”之作,“曲高和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