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针灸(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是针刺和艾灸结合的一种治疗手段,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艾灸的病症,具有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等优点。对于膝骨关节炎,温针灸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可通过针刺疏通局部气血,并结合艾灸的温热作用疏散寒邪。兔膝骨关节炎制动造模法制备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可有效模拟膝关节在长期负重受压状态下造成的病理改变,与KOA发病中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负荷增大等情况造成软骨退行性病变机制相符合。并规避了手术建立KOA模型造成的炎性并发症影响实验指标的情况。膝关节软骨代谢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一旦失衡,就会发展为KOA。其中,破坏性细胞因子是打破平衡的关键,在众多导致KOA的细胞因子中,以白介素1β(IL-1β)为始动环节、以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为主导因子,IL-1β可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原,而后者通过酶的生物活性作用催化软骨基质的降解,加重KOA表现。本文主要通过三部分来探讨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和效果。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综述一主要阐述KOA中西医机制和中西医治疗方法。中医方面:KOA和古代痹证的关系;古代医家对痹证的认识包括病因、病机、证型等;中医方药的治疗,西医方面:膝关节解剖结构;KOA流行病学调查;KOA发生机制学说;KOA的影响因素;西医临床治疗方法。综述二主要是针对针灸理论和针灸疗法和KOA关系的探讨,通过对古代针灸医家的理论研究,结合针灸治疗的现代机理,探讨针灸治疗KOA的机制,并初步探讨了近5年内针灸相关的治疗方法。综述三探讨细胞因子和KOA的关系,并概述关于针灸改变KOA细胞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第二部分为实验操作。第三部分是讨论,主要探讨动物模型选择的理由、对细胞因子指标选择的理由和取穴理念。目的:本课题以膝关节制动法复制的KOA模型兔为研究对象,以温针灸为干预手段,干预后观察膝关节大体形态,以MMP-1和IL-1β为主要指标,探讨温针灸在KOA中降低炎性因子表达的相关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①选用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10只。②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兔通过膝关节强迫伸直位制动6周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将兔的右下肢膝关节伸直呈150-180°,踝关节背屈60-90°,并用石膏绷带固定,外缠绕纱布防止磨损,脚趾端露出以便于观察血流是否通畅,防止缺血坏死,共计6周。第7周末日结束造模。③第8周首日,肉眼观察各组兔膝关节大体形态,并比较各组间差别。④正常组兔常规饲养,不做干预;治疗组兔肉眼观察后针刺“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并搓艾绒于针柄上点燃,行温针灸,计20min,1日1次共4周;模型组同治疗组一样每天抓取后固定于兔台,但不做温针灸干预。⑤采用Lequesne MG法评分并记录各组兔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活动范围和步态。⑥采用HE染色法观察膝关节软骨。⑦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IL-1β和MMP-1含量。结果:①膝关节大体形态:正常组兔膝关节无变形,活动度好,兔驱赶时行动正常;模型组及治疗组兔膝关节肿胀明显,备皮后可观察到膝关节软骨变形,兔驱赶时跛行。②膝关节软骨形态:正常组软骨细胞分布均匀,结构清楚,层次清晰;模型组可见排列散乱的软骨细胞,部分细胞呈簇状排列,结构层次不明晰;治疗组可见软骨细胞排列较规则,偶见少量簇集的软骨细胞。③ Lequesne MG评分: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活动范围和步态四项评分均升高(均为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膝关节肿胀程度、活动范围评分降低(均为P<0.05)。④IL-1 β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含量显著降低(P<0.01)。⑤MMP-1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①温针灸能降低软骨组织中IL-1 β和MMP-1的含量。②温针灸能改善膝关节软骨细胞簇集现象。③温针灸能降低膝关节肿胀程度,增大膝关节活动范围。④温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软骨组织中IL-1β和MMP-1的含量有关。